大清銀幣13步鑑真偽

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清宣統三年(1911)天津造幣總廠鑄。當時清政府欲統一幣制,聘請海外高級技師精心設計製造了這套宣統三年大清銀幣,計有六、七種版式,長鬚龍是其中之一。新幣剛試鑄成功,正逢武昌起義,於是大部分新版銀幣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樣幣。長鬚龍因背面龍首之須特長而得名,屬於試樣性質,因圖案精緻、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視。


大清銀幣13步鑑真偽


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庫平一兩一枚

估價: 15.00-20.00萬

成交價: 39.10

拍賣公司: 北京誠軒(北京)

拍賣日期: 2016-11-14

大清銀幣是清朝末年宣統年間的一種機制幣,由於是機器製作,所以鑑定難度更大,那麼,如何鑑定大清銀幣的真假呢?大清銀幣根據背後的龍紋可分:長鬚龍,短鬚龍,曲須龍,反龍,雲龍等。大清銀幣真假的鑑定,根據中國古錢幣鑑定專家,及古錢幣研究人員總結,具體有以下幾個要點:

1.鑑定大清銀幣——外觀形式。這個是鑑定的第一步,外觀要符合機制幣的特徵,圖案清晰。

2.鑑定大清銀幣——辯別質地。大清銀幣的質地,相對統一標準,真品銀幣是90%左右,純銀製造的;

3.鑑定大清銀幣——是否是機制幣。機制幣,顧名思義,是通過雕制鋼模,經機器冷衝壓,壓制而成的,不論銀元或銅元都不會產生毛邊、毛刺、也不需打磨和拋光。目前偽品有一部分是採用手工熔鑄和壓鑄法偽造的,必然產生毛邊、毛刺,需要打磨拋光才能完成最後的偽品。

4.大清銀幣鑑定——觀看齒邊。機制幣的齒邊是由齒邊機制做完成的,銀幣的外齒多為直齒,面背在內齒,齒邊感覺乾淨利落,無任何鑄造痕跡。而偽品的齒邊粗糙不堪,許多帶有挫磨和生硬感。

5.大清銀幣鑑定——音別、重量和規格。不同質地成分的金屬,其撞擊後發出的聲音是有區別的,這尤其是鑑別銀元的一個手段,不過音別隻是鑑定方法之一,不能起決定作用,如遇到真銀偽幣時,就很難做出判斷,我們還要觀察其他各方面,在做結論。機制幣的重量和規格,相對統一標準,二者也是鑑別方法之一。目前,一部分偽品的重量和大小與真品有不符,漏洞明顯。

6.大清銀幣鑑定——真偽包漿。機制幣在經過百年後,不論是出土品或傳世品,幣身都有一層氧化後生成的包漿,包漿是自然生成的,而偽品包漿是人為做到幣面上,非常生硬,不自然。掌握真偽包漿是鑑定中非常重要的。

7.大清銀幣鑑定——是否有改刻、修補痕跡。改刻後的機制幣需要補包漿,所以我們觀察包漿的變化,就可便認真偽。

8.“敲”:在購買大清銀幣的時候,想鑑定真假,可以拿兩塊銀幣,用雙手的指尖托住錢幣中心,然後慢慢靠攏,用這兩枚銀幣輕輕的互相“敲”邊緣,如果是真的大清銀幣就會有清脆的聲音發出,如果是高仿的則聲音發木。

9.“吹”: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錢幣的正中心,迅速猛烈的吹其豎邊,然後放在耳邊聽。真的大清銀幣發出的尾音清亮,如果是假的則沒有這樣的尾音。例如灌鉛銀幣,由於鉛比較軟,而且重,吹的時候幾乎發不出聲音。現在大部分假的古錢幣都採用的是電腦製版技術,以合金材質冒充,一般內行人一眼就可以辨出。

10.包漿辨偽:傳世銀幣表面有一層氧化銀,就是人們常說的包漿。包漿主要有淺黑色、淺灰色、淺橙色和粟殼色。用鞋油擦塗和蠟火燒烤出來的包漿呈重黑色,一眼便識。辨認包漿是識別銀幣的有效方法。

11.鏽色辨偽:銀幣停止流通後,存放不當會生鏽。傳 世銀幣鏽層很薄,呈墨綠色。出土銀幣一般鏽層較厚,局部鏽層凸起。兩枚銀幣鏽在一起,磕開後,表面有分佈不勻的白色亮點,迎光而視閃閃發光,俗稱"泛銀",泛銀現象是無法作偽的。陪葬出土銀幣多數泛醬紅色,局部有綠色鏽斑。水坑銀幣通體泛綠鏽。

真銀幣的鏽色是歷史的烙印,很難去掉,用鹼水沸煮而不退。假銀幣人工做作的鏽呈淡綠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針紮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鹼水沸煮半小時便鏽色全無。假銀幣的鏽用鼻子聞有腥味,用舌頭舔有酸味。鏽色辨偽是識別銀幣的關鍵。

12.銀質辨偽:辨別銀幣的真假,首先從辨識銀質的真假說起。銀原子序數47,元素符號Ag,不易氧化,柔性好。真銀光澤柔和,潤白色。銀的成色越高其澤度越白,真銀幣清洗後雪白照人。銀幣硬度低,兩塊銀幣相疊摩擦,有油潤感,聽不到金屬磕碰聲音(外國銀幣或凸凹不平的銀幣除外)。

假銀幣或鋼鐵做胚、或銅鉛做胚、或鋁錫做胚,或金屬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無光澤。假銀幣用火燒後便"醜態"百出,有斷裂的、變形的、散化的,真銀幣火燒不變形、不變音,清洗後雪白有亮光。假銀幣清洗後泛黃、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別銀質是收藏銀幣的前提。

13.聽音辨偽:用拇指和食指兩指甲尖對卡銀幣中心,或用中指托住銀幣中部,用另一枚銀幣撞擊,聲音清韻柔和的是真銀幣。聲音尖高的是鋼鐵做胚假幣,聲音嘶啞的是銅錫合金做胚假幣,聲音沉悶的是"銀包銅夾餡"假幣,無聲的是金屬粉末水泥合成胚假幣。


大清銀幣13步鑑真偽


戶部丙午大清銀幣“中”字樣幣一套四枚

估價: 25.00-30.00萬

成交價: 38.50

拍賣公司: 中國嘉德(北京)

拍賣日期: 2006-11-23

過去傳統的鑑定銀幣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兩指甲尖掐住銀幣中心,用力猛吹,能聽到輕微韻音的是真銀幣,無韻音的是假銀幣。這種方法一是要聽力好,二是切忌手指與銀幣接觸面過大,三是要猛吹快聽。聽音辨偽是識別銀幣的基礎。

古錢幣極具歷史價值和觀賞性,因此如今不少收藏投資者都紛紛看好古錢幣。據悉,現在收藏價值較高的大清銀當屬長鬚龍、短鬚龍和大尾龍,由於存世適量少,故有著高的市場價格和升值空間。大清銀幣長鬚龍重26.7克,正面珠圈內刻有“大清銀幣”四個漢子,左右兩側為菊花紋飾,背面外圍是巨龍騰空。短鬚龍重26.9克,正面除漢子外,兩邊分菊花紋飾,背面外圍蟠龍環繞。大尾龍重26.7克,正面上下緣為滿、漢文,背面圖案為騰飛的蟠龍。

古錢幣因其自身蘊藏一定的歷史價值,加上存數數量少。因此,被投資者看成是新的一種投資項目,可任何投資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建議收藏投資者謹慎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