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一個被多數編劇誤讀的地名

大片的編劇們經常會犯一些知識性錯誤,比如,“北平”這個特定時段對北京的稱呼,就被國內估計超過一半的編劇給弄錯了。我下面就來列舉下這些弄錯了的大片場景:

一、《建黨偉業》。要說這片賊牛吧,搬來數以百計的明顯,導演也是大腕,可是這電影仍然有瑕疵,比如把北京念做“北平”。這個劇情出現在56分26秒前後,當時毛澤東從湖南跑到北京募集湖南留法學生經費,在北大聽了課後去拜訪他的恩師楊昌濟。劇情中,楊問了一句:“來北平除了看我,還有其他事嗎?”

北平:一個被多數編劇誤讀的地名

劇情視頻截圖

這個事件背景發生在五四運動前半年,應該是1918年冬季,此時應叫“北京”才對。

二、還有個片子是熱播劇《護國大將軍》,講的是蔡鍔在北京期間和袁世凱及其手下週旋,最終擺脫牢籠,回到雲南反袁稱帝的一些事。片中,當袁家父子表示出“關心”蔡鍔時,出現了很多諸如“在北平還習慣吧”等類似的對話場景。裡面幾乎找不到“北京”的身影,其實事件背景是1913年至1916年,此時北京的正式稱呼並非“北平”,民間也無“北平”的叫法。

三、……

那麼,北京在哪段時間叫北平呢?那種情況可以官方稱北京,民間稱北平呢?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北京改名北平,和兩次北伐有關係,一次是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後,北伐佔領元大都後,於1368年9月12日稱北平把大都(北京)改名北平;第二次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北伐軍1928年佔領北京後,於1928年6月20日將北京改名北平。

而北平改名北京,亦和政治變更有關。第一次是,明朝燕王朱棣起兵佔領南京稱帝后,將都城北遷,於1427年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37年,日本佔領華北後,日偽政府於1937年10月12日又將北平改為北京;此後直到1949年9月27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在大陸取得勝利召開政治協商會後決定將新國家的首都定在北平,並將北平改名北京。

需要說明的是,在日偽政府佔領北京期間,民間及國共兩黨還是有很多人以“北平”稱北京,北京的稱呼當時並未得到世界公認。1945年,日軍投降後,北京又改回北京。

從以上可以看出,近代以來,從1928年6月20日到1949年9月26日這段時間內,稱北京為北平是準確的。以民間對稱呼更改的滯後效應來說,從1930年到1950年20年間,在老百姓的口語中,叫“北平”應該是合乎情理的。而在《建黨偉業》及《護國大將軍》兩部電影、電視背景故事中,時間方面顯然不適合叫“北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