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茫茫沙碛上蓝天中的云影不息地奔驰,戈壁公路上满目苍凉,难以感受到生命的气息。敦煌莫高窟身处戈壁沙山之间的小绿洲,这片绿洲,则在10多公里的荒漠间,给人以生命存活证明的慰藉:感受到人与植物唯有并生于自然,才能共同对抗极端环境对生命的消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远眺莫高窟


  相对于周边大面积的荒山沙地,莫高窟南区窟前的绿荫只有近一公里的范围,混种着榆杨,充满着生的气息。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2010年,莫高窟秋景。

  一百多年前,莫高窟前树木稀疏。

  1907年,当斯坦因来到莫高窟,拍下了被认为是关于莫高窟树木最早的影像。在这张一百多年前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窟前的两棵枝叶繁茂的树木。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1907年,斯坦因拍摄的莫高窟。


  一年后,伯希和等人来到莫高窟,站在高处以更广的视角眺望窟区,眼中尽是荒凉,偶尔见得几棵树影,零星稀疏,更使人感到喉咙发干。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1908年3月,伯希和西域探险团中的摄影师努瓦特(Charles Nouette)拍摄的莫高窟窟前景象。

   这些树木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种,如今已经不得而知。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莫高窟窟区平面图

  敦煌研究院已故老职工吴兴善先生说,下寺外的毛白杨树,是王圆箓从新疆哈密引进的树种,下寺前东南角的一片果园,也是王圆箓种植的。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下寺及下寺东南角一带


   现存莫高窟绿洲的形成,是分时期、分区域完成的。在上寺和大牌坊之间,有一片榆树林,数目不多,榆树已十分粗壮,树冠广大,据敦煌市园林局专家考证,树龄约为两三百年。这片树林的形成早于王圆箓种植的树林。据专家考证,这片区域估计是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当时是莫高窟中寺的喇嘛墓园。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上寺后面的榆树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树龄约为两三百年的榆树


   除此之外,原来莫高窟上寺之南,中寺和下寺之间的土地,因为是农田果园,一直到河沿都没有植树,完全是空旷的。只在沟渠沿边有零星的小叶杨树,上、中、下寺三寺所属的果园周围有白杨防风林,据曾经亲历历史的老人回忆:如果没有1944年苦心修建的围墙,莫高窟将更显荒凉。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1944年修建长约1007米的围墙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第一代“莫高窟人”,特别是常书鸿先生格外珍爱莫高窟的林木,非常重视对莫高窟环境的绿化,大家积极参与种树活动。短短三四年时间,石窟前就形成一片葱葱郁郁的杨树林,树荫供人们徜徉其中,在满眼苍翠中,能使人暂时忘却这是在漫天黄沙的戈壁滩上。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1948年,石窟前的杨树林荫。


  “当我们从住所的中寺出来,在北大像之前,直到下寺的一片林木,我们称之为林荫道,它带给我们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愉悦。”现已93岁高龄的原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孙儒僩先生如此回忆。

  那些年,所有身处莫高窟的人,都怀有一种无需约定的默契——不管经费多么困难,但凡涉及研究所里需要修建房屋,也都是在敦煌农村购买树木,从未砍伐过一棵窟区树木作为建筑材料。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这是生长在莫高窟的树木的幸运,当然也有一些没能扎根于此的遗憾。

   当时第一代“莫高窟人”种植树木,已经非常重视科学规划植被与莫高窟景观的和谐关系。孙儒僩先生说:“1953年到1954年春天,从中寺后到大牌坊一带的河沿,由当时研究所的职工参加劳动,全部栽种树木,当时碍于条件所限,大家只能栽种容易成活、快速成林的树种,用小叶杨嫩枝扦插,后期由于沙碛地表的关系,树龄不长,在经过了六十年后,最终树木枯萎。所幸后来更换新树种补栽,才保住这片树林,使之成为生机勃勃的一片绿洲。”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中寺后到大牌坊一带的河沿现貌


  当时除了成片的植树之外,70多年间,还有莫高窟人在“见缝插针”的植树,为这片土地增添点点生机。比如1955年史苇湘先生在中寺门外北侧种了两株毛白杨;第二年孙儒僩先生又在北面种了一株。60年过去了,现在都已经长成合抱的大树了。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中寺门外北侧的毛白杨

  1954-1955年,常书鸿先生又带领全所员工,在下寺河东岸的公路两侧植树。先修了引水渠道,把沙荒地分作若干地块,以便种植树木。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新树林的水渠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上世纪50年代,敦煌文物研究所职工在植树。

  公路东侧靠近小山丘附近,表土很浅,铁锨插下去十几、二十厘米就是砾石层,只能勉强挖个一、二十厘米的浅坑,把树苗扦插下去,再在树苗根部堆上些沙土,让树苗不倒。当时人们都担心它们能否成活,后来终于在大泉河东岸形成一片绿荫林地,莫高人称之为“新树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新树林现貌


  老一辈“莫高窟人”也曾讨论过莫高窟窟区绿化的设想——保留窟前的林带,去除老化的小叶白杨,保留毛白杨及榆树林;河沿一带种植林带、上寺以南的农田及中下寺之间的土地,不种植高大乔木,保持空旷的空间;下寺外的毛白杨保持发展,以防石窟东面吹来的风沙;大牌坊南侧大榆树珍贵,要多加保护……时隔多年,这些当年困于人力、物力维艰而不能实现的设想,当年那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莫高窟窟区园林景观规划设想,如今被更为系统地一一实现。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莫高窟窟区卫星图


  1981年,邓小平来莫高窟视察之后,由国家投资300万元基建经费,进一步改善当时还是文物研究所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段文杰先生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净化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此后,一直延续着每年春天植树的传统,莫高窟绿化的面积不断扩大。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莫高窟见证了树木的生长,树木也见证了莫高窟的变迁。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上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运用高科技手段为敦煌壁画、彩塑还有洞窟分别建立数字档案,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新的方向。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外景


   二十年后,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与之相伴的是蓝天白云、草木欣然的清新景象。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投入使用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现在,每年植树节敦煌研究院都会组织青年职工义务植树,几百、几千棵树苗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周边扎根、发芽、拔高、抽枝。如今,这片树林已经小有规模。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樊锦诗院长带队植树

   除了莫高窟人对这片土地的守护之外,还有很多身在他乡的友人系念敦煌。他们与莫高窟人一道,投身于维护莫高林木的事业,科学植树,减少风沙对这座地处荒漠的艺术宝库的伤害。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莫高窟与窟顶治沙防护林


  饶宗颐先生一生潜心治学,十分关心敦煌文物的保护,多次亲自参加为敦煌文物保护募集善款的活动。2000年,他与觉光大师等人发起“香港敦煌佛迹防护功德林”募款活动,拿出自己的书画作品参加义卖,将募集的100万元人民币捐赠敦煌研究院,用于支持建设莫高窟崖顶风沙防护林带。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莫高窟窟顶治沙防护林


  积极参与保护莫高窟的,除了对文化艺术情有所钟的老先生们,还有稚气未脱的孩子们。

  2014年,在“阿拉上海人”专项基金发起人赵建平先生的带领下,“阿拉上海人”中的小小捐赠者,带着自己积攒的压岁钱、零花钱,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空地上认捐胡杨苗,用以实现“种植胡杨树,保护莫高窟”的梦想。如今,这片空地因小胡杨树而不断改良,草木已经盖住了原本裸露的沙石,孩子们的梦想正在慢慢地变成现实。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东侧空地上的小胡杨树林


  2017年10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的邓思佳(Sophia Deng)同学发起的“一棵行走在敦煌的树”公益捐赠活动落地敦煌。邓思佳和她的组员发起组建的微公益小组,探讨并设计了一个可持续的公益环保项目。他们收集废弃的快递材料(多由木浆制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通过义卖艺术作品募得善款购买树苗,种植于敦煌莫高窟。既能为保护敦煌壁画尽一份力量,又能实现林木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一棵行走在敦煌的树”公益捐赠仪式


  草木愈发丰茂,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莫高窟的绿荫逐渐散开,成为大漠戈壁上最美的一抹晕染和最坚韧的一股力量,续写着人类对于文明的守护和希望。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几代莫高窟人的辛勤种植,无数敦煌友人的共同浇灌,使这里成为我们今天安放理想与不懈追求的绿色家园。

如果树木会说话,定将深情呼唤他们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