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後,保健品我們還能相信嗎?

自2018年年底,“權健事件”被丁香醫生曝光後,一直到2019年年初,相關部門的依法立案、偵查等等。再次將保健品亂象問題曝光在大眾的視野範圍之內。

那麼,在這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後,保健品我們還能相信嗎?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後,保健品我們還能相信嗎?

01、保健品是什麼?

保健品,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保健食品。如果您偶爾去咱們國家港澳臺地區或者出國轉轉,它還有一個稱呼,膳食補充劑。

國家發佈的《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將保健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後,保健品我們還能相信嗎?

所以我們根據保健品的定義劃幾個重點!

保健品它的根本就是食品,只不過是廣大食品種類裡面特殊的一種。如果保健品說自己是包治百病的神藥,那就是正兒八經的耍流氓行為。

②保健品的根本雖然是食品,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的,因為它是調節特定人群機體功能的膳食補充劑,它有自己的選擇性。

02、保健品能做啥?

那麼,保健品作為食品中特殊的一類,他能做什麼呢?

根據國家相關文件規定,保健品可用於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調節血脂、調節血糖、調節血壓、減肥、美容、輔助改善記憶、改善營養性貧血、調節腸道菌群、抗腫瘤、緩解視疲勞、清咽、改善睡眠、促進泌乳、緩解體力疲勞、提高缺氧耐受力、輻射傷害輔助保護、改善生長髮育、增加骨密度等20餘種人體機能的調節。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後,保健品我們還能相信嗎?

同時,相關文件還規定一種保健品只能具有其中一種調節功能

再次劃一條重點,保健品的目的是調節身體機能而不是疾病的治療。

03、保健品和藥品有什麼區別?

保健品的終極目的就是儘可能不讓我們生病,而藥物(包括中藥、西藥)的目的是儘可能讓我們不生病以及生病了儘快治癒。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點。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後,保健品我們還能相信嗎?

而在生產要求上,藥品不管是從生產技術、生產設備,還是質量控制上的要求都要遠遠高於保健品。

而在服用(食用)安全上,相對而言,保健品的要求要比藥品高,正常劑量下,

藥品是允許有毒副作用的,而保健品則不允許

04、市面上的保健品還能相信麼?

保健品的目的,換個中醫的說法,其實就是“治未病”,它屬於社會發展的產物。同時,它也是不法分子昧著良心斂財的替罪羊。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後,保健品我們還能相信嗎?

因此,在購買保健品之前,各位不妨先確定自己是否可以通過食品來調節身體機能。

如果確實需要購買,不要盲目跟風購買,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認準保健品包裝的“藍帽子”標籤後酌量購買。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後,保健品我們還能相信嗎?



好啦,關於保健品各位讀者有其他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本文圖片僅供科普,不涉及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