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黃炸,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東西,在我小的時候,這個東西似乎與北方人“餃子”可以相提並論,大學的時候我跟室友說我們過年不吃餃子的,室友很是“驚詫”,我們確實是不吃“餃子的”,南方人不喜麵食,但以糯米等為食材的食品還是有很多的,“黃炸”就是在我家過年時必備東西。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加入八角等研磨粉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加入雞蛋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加入“發餅”

“黃炸”主要以糯米和秈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糯米不能過多,過多久難以成型),浸泡數天後用石磨磨成粉,瀝乾,然後經過大力揉搓後使得米漿容易成型,我試了一下,似乎手藝還是不行。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我做的似乎不太美觀,嘿嘿

“黃炸”中主材料是糯米、秈米,還需要加入研磨後八角、桂皮,雞蛋、發餅,“發餅”這個東西小時候吃得多,長大後物質豐富了,買和賣“發餅”的人都少了,百度查詢了一下,有人說是我們湖南的“特產”,對於特產,我覺得現在交通和信息流通都非常方便,似乎很多特產都是大家“特產”,發餅就是如此,但“黃炸”不是,我只在寧鄉和周圍縣市農村見過這個食品。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開始油炸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翻動不及時,柴火可能太大,我一次參與比較失敗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炸好之後是這樣的

“黃炸”一般是使用農家茶籽油(不是菜籽油)來油炸,這種茶籽油即便在農村也要60塊一斤,炸一次黃炸一般得3-4斤油,如果算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黃炸這個食品,以往生活比較艱苦,很多人家捨不得茶籽油,過年就不會做“黃炸”,現在物質豐富了,可以選擇的食品很多,有些人也不願意勞神費力去弄這個。只是,總一部分人家,每年必須得油炸一筐來過年時食用。

小時候過年物質比較缺乏,所以總盼望著過年能吃上黃炸這些美食,現在物質比較豐富了,經濟條件也還可以了,炸上一筐“黃炸”,也是一種傳承和美味。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瀝乾一下油

金燦燦的“黃炸”,我孩童時代的年味記憶,很多人沒見過哦

出鍋

很多人家做“黃炸”,大多是為過年回家的孩子準備的,我家就是這樣,老爸老媽每年炸上一筐,過完年帶上一些到城裡。

我家炸“黃炸”一般在除夕夜,很多人家也是如此,似乎也成了一種習慣,也許這就是我們這裡的習俗吧。

嗯,我家鄉的這種“黃炸”,您見過或者吃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