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睡眠還給醫護人員

38歲的急診科護士王某猝然辭世。專家說,假如她早一點關注自己的身體,假如她及早注意休息及時診治,這一悲劇本可避免。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失眠的經歷,通常可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睡眠維持困難、中途易醒且難以再次入睡,有時甚至通宵不眠。嚴格地說,失眠只是一種睡眠異常症狀,它可能是人體生理功能、生物節律出現的異常信號。同樣是失眠,其背後隱藏的原因可能截然不同。

目前已明確屬於與睡眠障礙相關的疾病多達80餘種,失眠是一種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主要表現在睡眠的質和量方面不能令人滿意。

請把睡眠還給醫護人員

醫務人員的工作特點是白天工作繁重、壓力大,晚上還經常需要值班,故睡眠問題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十分普遍。2007年中國醫師協會組織的一項調查發現,69.4%醫生在過去一年中出現過睡眠問題,其中51.7%認為睡眠問題對日常生活有一些影響,16.6%認為對日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還有18.9%認為睡眠不足或者失眠對醫患關係造成不良影響。

醫務人員成為睡眠問題高危人群

睡眠剝奪

醫務人員由於高工作強度,睡眠剝奪十分常見。睡眠缺乏可導致醫生情緒低落、學習記憶能力和免疫功能下降,也與肥胖以及高血壓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關。

在醫療工作中若不能夠保持警覺狀態,會引起工作效率下降和出錯率增加。有研究發現,執行需要較長時間維持警覺性的任務時,睡眠缺乏的醫生工作效率明顯下降。

倒班工作

晝夜生理節律由於人體晝夜生理節律的作用,經常白天工作的人很難適應夜晚工作。醫務人員倒班工作十分常見,尤以護士為甚。

從日間工作變為夜間工作或者從長期夜間工作變為日間工作,都會導致生物節律失同步化,稱之為倒班-延遲(shift-lag),通常表現為疲勞、缺乏活力、頭腦靈活性差、失眠等。

對醫務人員來講,經常值夜班是工作的必須,故因倒班工作而引起的睡眠障礙在醫務人員中很普遍。歐美國家研究發現,倒班工作者較白天工作者每週睡眠時間大約減少10h;倒班工作者白天睡眠時間縮短主要源於2期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減少,而慢波睡眠相對不受影響。

倒班工作的醫務工作者睡眠不足可以通過休假或小憩來補償,但是慢性睡眠功能紊亂毫無疑問會影響醫務工作者的心情和工作狀態。

舉例一

小李是某大型綜合性醫院神經內科的護士,平常他們科室的病人都在50名以上,高峰時可達到70名,其中還有危重症病人。

每到值夜班的時候,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看護下來,給病人打完針做完護理約需兩個小時左右。碰到有急診病人,她這一個晚上就根本沒有片刻的休息時間,喝口水有時候都成了奢望。

舉例二

天津市某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護士小楊在農曆正月初三晚上值班,從當天晚上6點到正月初四上午8點多,為了搶救病人,她和她的同事沒有閤眼,甚至沒有喝上一口水,半夜三更起來搶救病人。

發生突發事件時一忙就是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這是醫護人員工作的常態。其他如倒班等因素也會影響醫護人員的正常生物節律和精神健康,導致睡眠障礙和飲食習慣改變,加重具有節律性特點的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醫務人員的病情。

對於大部分醫務人員來說,他們不僅要面對高強度、高風險、高應急性的工作,還有社會上不公正的態度。醫患關係日趨緊張、職業發展前景不明朗等因素更加重了醫務人員的職業緊張感。

促進醫務人員健康要有具體措施

醫務人員自身健康的保障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現在的情況是要將一些好的做法制度化、規範化,以形成長期的效應。在現有條件下,各醫療機構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具體實際,組織本單位醫務人員定期體檢,作為一項福利制度固定下來。強制推行帶薪休假制度。

舉例三

河南某醫院在不久前召開的職工代表大會上,出臺了一個規定,就是決定在全院強制推行職工帶薪休假制度。

我們有這麼幾個考慮:近幾年來,隨著我院綜合實力的不斷增長,我們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越來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很高。但隨著工作量的增加,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也越來越大。推行強制帶薪休假,給職工一個集中的空閒時間,讓他們能夠有時間靜下心來休養身體,調節精神。

醫院要以人為本,這不僅針對的是患者,也應當包括我們的職工。只有多方面的健康與和諧才是醫院發展的應有之道。

緩解醫務人員的壓力

我們採取以下手段來緩解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與壓力:

一是給他們以物質生活上的保障,消除其家庭的後顧之憂;

二是醫療風險的規避機制要完善,要儘快在醫院推行醫療責任風險保險,讓從事這一高風險職業的醫務人員在工作時不再戰戰兢兢,更大膽、更積極地為患者服務。

把睡眠還給醫護人員

舉例四

上海某醫院推行了護士夜班可以在值班室睡覺(患者有治療護理的情況下除外),試行彈性值班。

個人覺得真的不錯,建議各大醫院也試試。

把睡眠還給醫護人員,換句話說,只有他們的休息得到保證,對大家的服務才會提升,醫療技術也會充分發揮,重要的是會減少醫療差錯,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