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學者:菲內部對華有三種聲音 致政策意見不一致

菲学者:菲内部对华有三种声音 致政策意见不一致

去年8月29日杜特爾特(前排左一)在菲律賓“國家英雄日”紀念活動上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鑑華握手。(香港《南華早報》網站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3月28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26日刊發菲律賓德拉薩列大學學者理查德·海達裡安的文章《菲律賓的杜特爾特尋求與中國結盟,但防務官員提醒注意戰略威脅》稱,菲律賓現在同時有三種不同的外交政策:第一種是杜特爾特自己的發言,第二種是防務官員更加傳統的世界觀,最後一種是來自外交部門和媒體的不斷試圖綜合前面兩者的言論。菲外交人員和媒體正不得不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這也正是受到菲國內民眾歡迎的杜特爾特的時代。

海達裡安稱,自從獲得權力開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菲律賓外交政策方面帶來了顯著的改變,尤其是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講話強硬的菲律賓總統在國內很受歡迎,他稱中國是友好且慷慨的國家,是菲律賓國家發展的夥伴以及可能的軍事盟友。

在去年對中國高調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杜特爾特嚴厲斥責了華盛頓和東京並誇讚北京,他宣稱將與菲律賓的主要條約盟友美國“分道揚鑣”,並且願意重新調整菲律賓的立場,加入中國的“意識形態隊伍”。

他希望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菲律賓與中國和俄羅斯結盟“對抗世界”。在訪華期間,為了給中國留下好印象,杜特爾特甚至宣稱祖先有中國血統。而中國也為杜特爾特鋪上紅地毯,給予他最大的尊重以及大量的經濟援助。

海達裡安稱,在杜特爾特對中國發表友好言論的同時,他還在辱罵並威脅美國高級官員,包括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

這與上一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形成鮮明對比。阿基諾三世在任期間,菲律賓與中國的交流渠道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菲律賓也成為第一個由於南中國海領土糾紛把中國告上國際法庭的國家。

但是,杜特爾特過分的言論還沒有完全轉化成實際的政策。尤其明顯的是,包括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在內的菲律賓重要官員一直以來都在用更為正統的論調談論相關事宜,並且堅持不懈地維護著菲美防衛聯盟的基礎,這與杜特爾特背道而馳。

儘管杜特爾特熱情地強調中國的經濟援助,他在安全部門的副手們則經常強調“中國在南中國海和太平洋咄咄逼人的態度是眾所周知的威脅”。考慮到(與美國立場一致的)菲律賓軍方在歷史上的深刻影響,不理會高級防務官員的意見和感受將是有勇無謀之舉。

海達裡安稱,實際上,菲律賓現在同時有三種不同的外交政策:第一種是杜特爾特自己的發言,一般反映的更多是他自己的喜好和感情;第二種是防務官員更加傳統的世界觀,中國被認為是“戰略威脅”;最後一種是外交部門和媒體的,他們通過精心推敲的詞句一直不斷試圖綜合杜特爾特和他的將軍們明顯矛盾的言論。

隨著杜特爾特和安全部門就有報道稱中國在菲律賓西部和東部海岸越來越咄咄逼人的態度一事上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立場,不斷惡化的菲律賓外交政策不一致現象在近幾周更加明顯。

現在不清楚我們正在目睹的到底是不是杜特爾特政府精心策劃的紅白臉策略。但一種更加可信的假設是,菲律賓的外交政策就是非傳統的、但受歡迎的總統與傳統的並手握大權的防務部門之間不斷討價還價和爭論的結果。

結局就是很明顯的政策意見不一致現象,這讓菲律賓外交人員和媒體官員不得不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向國內外展示出一致並切合實際的菲律賓外交政策。歡迎大家來到杜特爾特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