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公務員掙得不多,為什麼很多公務員看起來很有錢?

公務員一年能掙多少錢?

一位帝都中央公務員的工資,大體是個待遇非常普通的企業的到手工資,加上良心福利,注意是良心福利,談不上優厚。

部委的處長級別等同縣長,不過工作內容大致相當於某項業務的大中華區經理,要統籌管理這項業務國內事務以及對外合作的具體執行。部委的司長,級別相當於地級市的市長,省廳的廳長。具體數字而言,部委裡面做到處長(正常年齡應該38歲以上了,特別有能力而且機會好的可能三十出頭,不過是極少數),月薪到手都加起來過萬(不含公積金),副司長大約年二十萬,司長(一般50歲以上,多數人做不到這個位置)稍多點,大概二十幾萬,同時每個人職稱工齡提拔時間不同,有差異,但是大體就是這個數字,年終獎不多,大約就是一個月月薪。

再次強調是在帝都的中央公務員,不包括垂管在地方的機構。

公務員日常福利有哪些?

福利包括衛生靠譜種類豐富的午餐,每月餐補吃不完可以小賣部買點日用,工會年節一兩百的員工福利,洗衣理髮可以刷飯卡,單位所在的黃金地段免費停車,每年體檢等等。

做到處級幹部以前,生活是跟普通的年輕人差不多辛苦,家裡給準備房子的除外。一般各部委有自己的單身宿舍,條件不一,有三環標間,也有五環筒子樓,六個小夥子合住,天天臭烘烘,廁所天天堵。

為什麼有些公務員看起來很有錢?

在一線城市而言,這些只能算穩定但是不能致富的待遇,但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公務員看起來這麼有錢?

某些人怕是不知道90年代或者更早,房子是國家免費包分配的,也就是福利分房。第一次上車機會。而且不知道1999-2004年曾經有段混亂的時期叫做房改期。當時很多單位大興土木給自己職工修商品房小區,很多職工趁機買到了市場價3折左右的團購房/集資房。第二次上車機會。由於某些歷史原因,2008年房價起飛,當時基本上任何一個公務員積蓄都夠首付的。這樣就三次上車機會了。

對於任何一個資深公務員(以及90年代入職或者更早),福利分房免費一套,房改混亂期低價一套,2008年自費一套,這些年代的房產地段都是很不錯的,所以家產起步價都會超過千萬,要是兩口子都是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強國企,兩家單位福利乘以2那更有錢。

中年公務員們,三次上車機會只要不是次次腦抽,別說你是個公務員,你是頭豬都會有錢。

所以別老懷疑公務員的錢是哪兒來的,三套帝都好地段房子打底,家庭收入穩定,隨便賣一套就手持千萬現金,妥妥有錢人。

分房黃金時代不再

後來,時代變遷,地越來越少,分房越來越難,近年好多單位集資建房項目都黃了。年輕一波也有被坑的,普通家庭出來公務員,07年非等著單位分房,放棄朝陽區三環的房子上車的機會,結果十幾年沒動靜,如今回頭看腸子都悔青了。

再後來,考進來的孩子,大都家境不錯,早早準備了房子,機關大院最好的車也是他們的,這就是倖存者偏差了,一部分家境很差的年輕人考慮到帝都安家問題,不敢考了。

近幾年,普通家庭的三十多歲的公務員,為了養家或者個人理想,辭職去企業高就的也越來越多了。不分房的話,一個高學歷,有國家層面管理經驗以及國際合作視野的年輕人,拿著幾千塊的工資看著嗷嗷待哺的妻兒,確實無法安心工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