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黃金風暴,美元的拋售潮


瘋狂,黃金風暴,美元的拋售潮


根據俄羅斯央行最新公佈的數據,在整個2018年,俄羅斯增持了880萬盎司黃金,也就是274噸黃金,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記錄。

俄羅斯在2017年增持了720萬盎司的黃金,也就是224噸,這已經是一個很瘋狂的數字,但是這個記錄在2018年又被俄羅斯打破了。

而且俄羅斯政府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增持黃金,也就是俄羅斯未來持有的黃金總量還將上升。

截止到2019年1月1日,俄羅斯央行已經持有了2112噸黃金,這在全世界排第五位,所有的黃金佔到了俄羅斯外匯儲備的18.6%。

排在前面的是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除了俄羅斯外,德國持有的黃金總量也在上升。

俄羅斯還是全世界第三大黃金生產國,2018年俄羅斯生產了約300噸黃金,這些黃金中的很大部分被俄羅斯央行採購。

可以說,俄羅斯在過去的2018年,一直在瘋狂的增持黃金,同時瘋狂的拋售美債,現在俄羅斯持有的美債幾乎為零。

而且在整個俄羅斯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佔比幾乎接近個位數,這是無法想象的低,畢竟美元是世界貨幣。

那俄羅斯為什麼會如此瘋狂的購買黃金,同時拋售美元了?其實還是被美國逼的。

俄羅斯被西方一輪又一輪的制裁,如果手裡持有美元的話,很容易被美國製裁或者凍結。

而持有黃金的話,不用經過美國的金融系統,就不用擔心被美國凍結,這是為了保護本國資產,不得不採取的行動。

現在敘利亞戰爭還在繼續,同時烏克蘭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衝突也越來越激烈,隨時可能爆發新的戰爭。

毫無疑問,美國是站在烏克蘭一邊的,如果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新的衝突,不排除會被美國進一步制裁。

而新的制裁,很可能就是凍結俄羅斯的資產,或者將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那意味著俄羅斯將被切斷對外的金融通道。

與其被動受傷,不如主動的防守,拋棄美元及其美元資產,成為了俄羅斯最重要的選擇。

買入黃金,一旦在戰爭或者被嚴厲制裁的時候,還有對外支付的工具,雖然金本位解體了,但是各個國家對於黃金還是充滿了渴望,仍然可以充當結算貨幣。

但如果僅僅停留在俄羅斯只是為了防止被美國製裁而如此大規模增持黃金的話,那還過於膚淺,我們必須更加深刻的認知。

那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強調的,必須要建立新的儲備貨幣體系,建立新的國際貨幣支付系統。

從這一點來看,普京想得更遠,而是想永久的解決被美國和美元制裁的問題,為此,俄羅斯做了很多。

俄羅斯鼓勵在石油貿易中採用本幣結算,拋棄美元的結算,目的就是要增加盧布在國際上的使用比例。

但如果國際社會剛開始不願意接受盧布的話,俄羅斯必須想出新的辦法,那就是增加盧布的信用和背書,而最好的背書方式肯定是黃金。

一旦黃金在俄羅斯的外匯儲備中比例增加,那麼通過購買本國黃金而投放的盧布背後就有黃金的信用。

黃金支撐盧布,盧布在國際社會上的信用就會增加,各個國家在貿易中就會更加願意使用盧布結算。

這和中國的原油期貨國際化一樣,一些原油期貨交易商如果擔心人民幣,就可以用原油期貨交易所得的人民幣在上海黃金交易所買入黃金。

實際上,也是通過黃金增加了人民幣的信用,只不過中國的設計更加巧妙,而俄羅斯的設計更加直接。

一旦俄羅斯盧布的國際化順利開展,那麼建立屬於自己獨立的國際貨幣支付系統也就水到渠成,儘管這需要更加雄厚的經濟實力。

現在歐盟已經在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貨幣支付系統SPV,就是為了獨立於被美國控制的SWIFT。

而且中國的國際貨幣支付體系早就開始建設了,現在歐盟才剛開始建,俄羅斯也在準備建。

國際上還有一種說法,說俄羅斯正準備購買200億美元的比特幣,目的就是為了避過美國的制裁。

這種說法絕對不值得相信,現在比特幣的市值規模不大,一旦買入200億美元規模的比特幣,會導致比特幣價格暴漲。

而且比特幣更多的用於地下黑色交易,無法在國際上進行大規模的買賣,而且比特幣幣值極度不穩定,無法充當穩定的國際結算工具。

這是操縱比特幣的人故意放出來的假消息,目的就是為了提振比特幣的價格,畢竟過去比特幣價格暴跌,基本崩盤了,套牢了太多人,這些人希望有人跟風來幫他們解套。

其實,德國也在增持黃金,德國將存在美國紐約的黃金已經提前運回德國,這讓特朗普非常生氣,但默克爾一直非常強硬堅持,必須運回德國的黃金。

同時,土耳其也拼命將存在美國、歐洲的黃金運回本國,哪怕之前被美國製裁,也同樣如此堅持。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地緣政治越來越複雜,尤其是特朗普上臺後,各種衝突和制裁頻繁上演,黃金的作用就體現得越來越明顯。

美國為了讓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通過美國政府信用就可以發行美元,廢除了金本位,但是隨著美元成為制裁工具,美國的國家信用下降,黃金又開始發出璀璨的光輝!

黃生看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