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心理疗愈实例分享

原生家庭心理疗愈实例分享

需要遵循的就是,原生家庭里面三种关系,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父女关系。海灵格曾经说过,家庭悲剧的源泉就是家庭成员关系的错位,当你将父女关系带进了夫妻关系。或者是夫妻关系里面又掺杂了母女关系,这样的话,你就会为那些不必要的事情担上责任。其实跟你没有任何的关系,你要处理的就是你跟你父亲的关系。

你不需要对你父亲或者母亲的婚姻负责,那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不要想着去劝导你的父亲或者母亲,变成怎么怎么样,那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为这么几十年来,他们都按照他们的相处模式在维系他们的关系。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你父亲将父女关系,里面掺杂了他夫妻关系,将你当成一个攻击母亲的工具来使用。你母亲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当你去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你一定要把这其中的界限厘清。你就想着,正常的父女关系该是什么样的?正常的母女关系该是什么样的?正常的夫妻关系该是怎么样的?如果你有兴趣去追溯你父亲的原生家庭,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翻版。他也是受害者,他自己不自知而已。

原生家庭导致的伤害有两个,一个是神经症,也就是抑郁症和焦虑症,另外一个伤害,就是你父亲那样的人格障碍。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前者是把所有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推。而后者就把所有的责任往外推。从这一点来说,你父亲他就是个受害者,他也是一个病人。

人格障碍最大的问题,他不知道自己有问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同时如果你不在你这里将这种错位的关系把它厘清,终止他这种传递,你还会将这种关系传递给你的儿女,那么他们也无外乎于成为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你先生是最无辜的,他夹在中间,因为你把原生家庭父母关系,又带到你的再生家庭夫妻关系里面来了。这对他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而实际上,你也不要因此感到内疚,因为再生家庭的作用就是起到疗愈原生家庭的。你可以看看你先生,怎么处理他的家庭关系?他其实是你最好的心理疗愈师。那么我们,如何去处理这个父女关系呢?

小时候点点滴滴的不愉快涌入你的脑海,构成了你恨你父亲的理由,其实爱跟恨是等量齐观的,你有多爱你就会有多恨。你父亲其实他很可怜,他可怜的地方在于他不知道他自己很可怜。他也不知道他自己有病,他比你母亲还要可怜,你母亲,至少有人可怜他,他也知道自己很可怜。

不自知的人会表现出一种盲目的强大,那么你会见到父亲会用一种,愤怒的表达方式,不正确的表达方式来宣示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他会发一些威胁你的短信,因为这样会激起你的情绪上的一个反应,这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你必须重视我!而在《了凡心疗愈》里提到,往往这种虚张声势的愤怒之下掩藏的是深深的恐惧思维:他害怕你会抛弃他。

所以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跟他做情绪上的对抗。另外不要参与到,他跟你妈妈的关系当中去分析谁对谁错?此外你一定要提醒自己,他是一个病人,他是一个很可怜的病人。你只要把这些信息传达到了就好了,把你的感受传达给他就好了。不要想着去改变什么,也不要想着过分的去讨好他,那样的话会过犹不及,你想着正常父女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就好了。想做正常的母女关系是怎么样的就好了。

那么,这三个步骤是必须去做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厘清这之间的关系,想想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二个步骤,就是在跟父母相处的过程当中,遵循刚才说的那三点。它同样适用于,母女关系,夫妻关系。第三个步骤就是如果遇到情绪上的刺激,或者是他故意挑衅你,该怎么办?我的书里有个方法叫合一,你将你的意识从头脑思维里面,拉出来放到你的身体的感受上,你的感官,你的触觉,你的视觉,你的嗅觉,你的味觉,越敏锐越好,不要再放在头脑思维里面。这样做的目的啊,就不会让你一直想着过去的某件事情。

抑郁心境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过去某件事情,某个人,作为故事的素材,再头脑层面编织作为受害者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你是受害者。你的情绪会非常的波动,这种波动,源自于你对父母给你教导的东西,对那些限制性信念的认同,同时你又要担负起再生家庭的一些责任,这是你真实的自我,所以你父母认同的你,跟真实的你会发生对抗,这种对抗越剧烈就越痛苦。

所以你会感到内疚,感到自责,你觉得父母说的都是对的,他说你不孝顺。你认同了你的不孝顺,同时你内心真实的自我告诉自己,我所有的伤害都是他们造成的,所以这两个你在内心里面相互斗争陷入了严重的内耗,幸好你遇到了你先生,如果没有他的帮助,一般人很难度过这个坎,你应该及时把你的专注力从思维里转到你的感觉上,感觉才是真实的,思维是虚幻的。你跟你先生在一起,感觉到幸福,只有你才能感觉到,别人任何人都感觉不到。

但这是实实在在的,这是非常真实的,你跟父母的那些爱恨情仇,都已经过去了,它只存在于你的思维当中,它是虚幻的。生活是你的,你可以继续留在你的头脑里面,生活在你过去的故事里面,也可以实实在在的活在当下,感受你的幸福。这一切取决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