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泰山是皇帝的最高榮譽,為何自宋真宗開始就沒有皇帝再封禪了

首先何謂封禪?據《史記·封禪書》解釋:“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其實說白了封禪泰山就是帝王的一場政治作秀而已,只是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的帝位是受命於天的,因為我是天之子所以你們這些凡人是絕對不能反抗我對你們的統治,不然天就會懲罰你們,同時封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炫耀皇帝自己的豐功偉業罷了,其他就沒什麼意思,而且封禪耗資巨大,皇帝一生能有一次就不錯了。

《五經通義 》曰:“ 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班固《 白虎通義 》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封禪泰山是皇帝的最高榮譽,為何自宋真宗開始就沒有皇帝再封禪了

可以說封禪泰山講的不是夠不夠格,而是全憑皇帝的意願,皇帝不想封禪就不封禪,皇帝想封禪就可以封禪,可以這麼說即使是如晉惠帝司馬哀這般的昏君他想封禪,他隨時隨地都可以去。所以說誰能封禪不是老天決定,也不是大臣們決定,更不是老百姓決定,而就只是皇帝自己決定,只要他想就可以。那麼很多人會問既然這個封禪這麼榮耀卻只有那麼幾個皇帝去呢?不是他想去就去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皇帝不去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要嗎就是臉皮不夠厚,要嗎就是不屑去,要嗎就是隻顧著玩樂根本就不想去,要嗎就是想去沒時間,要嗎就是國家都快亡想去也去不了,要嗎就是忙著打戰沒空去。

封禪泰山是皇帝的最高榮譽,為何自宋真宗開始就沒有皇帝再封禪了

其實說白了封禪本質上就是皇帝用於鞏固皇權,粉飾太平的一顆棋子罷了,皇帝覺得有必要他隨時隨地都可以下出來,沒有人會阻攔,就如漢武帝先後六次封禪於泰山,難道他真的有那麼的功績可以跟老天說嗎?我想沒有,其實純粹的政治需要罷了,我們都知道漢武帝晚年的西漢由於連年征戰,國家的青壯年由於戰爭已經十去九八,民間可以說十室九空,這個時候民間已經怨聲載道,漢武帝急需要做些什麼來讓民怨平息,來讓他的皇權能夠穩定下來,而封禪就是最好的方法,就這樣漢武帝晚年幾乎隔幾年就去泰山封禪。而其目的就是為了平息民怨,昭示自己帝王的正統身份罷了。

封禪泰山是皇帝的最高榮譽,為何自宋真宗開始就沒有皇帝再封禪了

還有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宋朝後世的皇帝之所以不封禪是因為後世的君王不屑於宋真宗站在同一個位置。個人覺得完全就是放屁,元朝不去是因為人家根本就不信封禪泰山那套,他們的傳統就是在上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祭拜他們的長生天,而不是去泰山封什麼禪。至於明朝則更直接了,因為他們的開國皇帝都直接把泰山祭祀給取消了,甚至前幾個朝代給予的泰山的封號都全部取消,就這樣你說明朝的皇帝還有誰會去?至於清朝則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明朝早已取消了這一傳統,再者封禪泰山花費的物力和人力也不少,如果恢復的話,很有可能會被世人譏笑其好大喜功,所以即使後期乾隆十分想封禪,但卻最終怕落了個壞名聲也只能放棄,乾隆雖然幾次登上泰山,但也只敢祭祀下,而不敢封禪。

封禪泰山是皇帝的最高榮譽,為何自宋真宗開始就沒有皇帝再封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