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80後是頑強的一代人,也是辛苦的一代人,趕上了種種嚴酷的政策,但80後的童年卻是美好的,不像現在的孩子,回家除了做作業就是上補習班。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絕對玩過的玩具,而且曾經擁有好多好多。洋畫,也叫畫片,就這一張張的小卡片,卻有著無盡的樂趣。卡片種類非常多,有聖鬥士的,有變形金剛的,有象獅虎豹那種的,還有判官花樣官那種的。而且玩法很多,最流行的應該是在地上拍吧。每個孩子都拿一大把,然後在地上拍,看誰贏得多。不知道,在收拾舊物的時候會不會偶然發現個當年你存放的洋畫呢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黑白屏的,很簡單很簡單,屏幕和現在的沒法比,裡面遊戲記得最清楚的是俄羅斯方塊、坦克大戰。這樣的遊戲機在小時候也是非常好玩的了,別的孩子誰有,要是自己沒有讓你玩一下那是多麼爽的一件事,哈哈,真的,記得小時候就幾個夥伴排隊玩一個,哈哈。很有感覺的!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小時候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擁有一輛小三輪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火柴槍,又名鏈條槍。在80年代(1970-1979)誕生於中國民間的手工玩具槍,以火柴棍為子彈可以發出響聲的玩具槍。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都不會忘記一隻裝有發條的鐵皮青蛙吧。它是綠色的,身上還帶花紋。只要擰緊發條,青蛙就可以在地上撲騰好一陣子,樣子實在憨態可掬。那時的鐵皮青蛙,雖然不能與現在的玩具比,但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絲毫不會少。隨著懷舊風起,兒時只售兩塊錢的鐵皮青蛙現在又被我們拾起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打彈珠,又稱“打玻璃珠、彈球兒”。即玩的人各出數枚,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玩法通常是“出綱”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畫線為界,誰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輸,叫“出綱”;或在地上挖5個小圓洞,誰先打完5個洞,就變老虎,然後打著誰,就把誰的玻璃珠吃掉,這叫“打老虎洞”。男生大多熱衷這類純技術性的遊戲,在玩時彼此之間還常互相攀比誰的彈珠較多,那可是一筆值得炫耀的財富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捉迷藏

那時記得又一次,躲著躲著,就躲回家了,害別人找半天沒有找到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跳山羊,有些地名叫,跳馬

以前小學很流行的一種遊戲,曾經摔掉一顆牙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彈弓是一種冷兵器或者是遊戲工具。彈弓一般用樹木的枝椏製作,呈“丫”字形,上兩頭繫上皮筋,皮筋中段繫上一包裹彈丸的皮塊。威力視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彈弓的威力也越大。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紙飛機

記得有一次拿還沒有用過的新本子,撕下來做紙飛機,被家長打半死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水滸卡,吃方便麵都是次要的,主要是想要裡面的水滸卡,你贏我的,我贏你的,能玩一個下午。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口琴

這是我12歲之前唯一的樂器類玩具,根本不懂得怎麼吹出優美的旋律,但還是揣在口袋裡時不時的拿出來炫耀,雖然吹的沒有調調,但是神奇的聲音冒出來還是很唬人的。剛得到的時候連睡覺也不願意放下,放在枕頭邊,睡前看一眼才安心。現在口琴都成老古董了。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盪鞦韆,雖然條件差了點,但快樂一點也沒少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剛發的書就撕了折成元寶,剛上課就被老師拽著耳朵拎出了教室……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鬥雞,有些地方叫, 頂牛

還記得這是什麼遊戲嗎,多久沒玩過了?

致80後的,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相信女生都玩過吧,當然也有一部分男生玩過

80後童年還有什麼奇思妙想的遊戲請各位老大爺在下方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