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報告!首提“六大行”、沒必要QE、貨幣政策刪除"中性"二字

央行最新报告!首提“六大行”、没必要QE、货币政策删除

2月21日晚間,央行發佈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稱當前中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的有利因素較多,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經濟發展潛力較大,宏觀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要點梳理如下:

1、穩健貨幣政策,刪除"中性"二字。

面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中國人民銀行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繼續強化政策統籌協調。

而在剛剛發佈的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常說的“穩健中性”,沒了“中性”的表述,這在執行報告中是首次沒有提這個詞。

2、沒有必要實施所謂量化寬鬆(QE)政策

當前,我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導,貨幣政策傳導的中樞在銀行,人民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的市場化方式,激勵和調節銀行貸款創造存款貨幣的行為是有效的,貨幣政策仍有很大空間,央行大規模從金融市場上購買國債等資產意義不大,沒有必要實施所謂量化寬鬆(QE)政策。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根據經濟金融發展和金融宏觀調控需要,不斷完善人民幣發行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並以此促進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3、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不等於貨幣條件維持不變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不意味著貨幣條件維持不變,而是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動態優化和逆週期調節,適度熨平經濟的週期波動,在上行期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在下行期對抗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

4、穩健的貨幣政策保將持鬆緊適度強化逆週期調節

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強化逆週期調節,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在多目標中實現綜合平衡。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和機制,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

在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好資本市場功能三者之間,形成三角形支撐框架,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

5、既要防止貨幣條件過緊,也要防止大水漫灌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服務好打好三大攻堅戰、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要求,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

既要防止貨幣條件過緊引發風險,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劇扭曲和繼續累積風險。

在開放宏觀格局下,貨幣政策保持穩健,還需要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協調好本外幣政策。

當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產生矛盾時,作為以內需為主的大國經濟體,應以內部均衡為主同時兼顧外部均衡,找到最優的平衡點。

6、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金融支持

報告提到,我國工業機器人制造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有待增強,關鍵零部件中高精度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主要依賴進口,“小、散、弱”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下一步,應鼓勵金融機構推動融資、租賃、質押業務創新發展,加大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金融支持。

7、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化解銀行債務存量

繼續切實落實政策要求,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穩妥化解銀行債務存量,推動必要在建項目後續建設,分類協商處臵存量債務,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進一步發揮信貸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的積極作用,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8、央行首次提及六大行

大型商業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6家。

中小型商業銀行主要包括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和外資銀行。

縣域農村金融機構主要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和村鎮銀行。

一週前,銀保監會的最新文件顯示,將郵儲銀行機構類型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與工農中建交一致。1月24日,在2019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工作會議上,來自銀保監會的相關工作人員宣佈了這一決定。

據2018三季報,郵儲銀行在國有六大行的財務指標排名如下,截至2018年9月末,郵儲銀行資產規模已達9.35萬億元,已經接近第五大國有銀行交通銀行同期的9.39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郵儲銀行是中國擁有網點最多的銀行,近4萬個。另外,郵儲銀行有近17萬名員工。

9、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連續四個月下降

一系列數據顯示,前期出臺的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的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信貸結構繼續優化,小微企業貸款增長較快,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連續四個月下降,微型企業貸款利率已連續五個月下降。

在利率方面,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連續四個月下降,累計下降0.25個百分點,其中,微型企業貸款利率已連續五個月下降,累計下降0.39個百分點。總體看,包括銀行貸款、債券、表外融資等在內的全社會綜合融資成本較上年末有所下降。

央行表示,總體來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發揮引導作用、支持和改善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方面取得較好成效。結構上,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有邊際改善,呈“量增、價降、面擴、回暖”的特點。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