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抢方向盘哪个对社会危害大?

虽然这两个问题,看上去相差较大。但是都是近年来持续不断出现的毒瘤式的社会现象。

在大家道德讨伐却手足无措的时候,惨痛代价让人唏嘘不已,各类事件频频爆出,引起阵阵舆论哗然。

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最终都将受到惩罚。不过国家信用体系何时把这种行为也纳入失信行为,也成为了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各地陆续在出台一些规定,列入失信人名单,多部门联合惩戒,不良信用问题将会受到多方限制。

有一帮特殊人群每天在各个医院到处游荡,探听医疗纠纷信息,他们会主动联系并唆使患方,在医院上演各种闹剧,故意将事态进一步扩大,从中获取一定比例的报酬。他们不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途径解决纠纷,借医疗纠纷之名制造事端,医院迫于各种压力为息事宁人常赔钱了事。形成恶性循环,并因此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医闹”。

医闹实际上反映的是医患关系,有的医患关系恶化后,没有及时的疏导,被部分人利用作为谋取不当利益的机会。“医闹”现象既干扰了医疗秩序又影响纠纷的正常处理,同时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严重损害了患者、医生及医院的利益。分析了解“医闹”产生的原因,充分认识其危害,研究防范对策,确保医患双方利益得到维护。

“医闹”影响医学进步、开拓创新,“医闹”本质上是一种犯罪行为,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医疗场所是见不到“医闹”的。医患对立的“恶果”是:

医患关系紧张,会引导一些医生有意无意地“躲避”危重病人,倾向于更保守的治疗。让诊疗变得小心翼翼。医生常常会把医疗的风险性放在第一位,而将疗效放在第二位,对那些危重的、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并发症多的、诊疗难度高的病人“敬而远之”,甚至以医学原因“婉言相拒”。

2、人才流失

医生被砍、被杀,迫使医生辞职,使下一代医学生望而却步。制约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暴力索赔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医务人员不得不将保护自己放在第一位,将诊疗放在第二位。

3、放弃探索或创新

不宽容的医疗环境阻碍了对医疗极限的突破,妨碍了医学的进步。医务人员对疾病需要不停地进行医学探索,但“医闹”现象的出现,使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了眼下许多医生的信条。一遇疑难杂症,不少医生不约而同地选择回避,“能躲则躲,能推则推”,生怕“引火烧身”,遇到风险较大的患者,他们害怕纠纷而放弃探索或创新,而患者也就失去了康复的更多希望。“医闹”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受伤的不仅仅是医生,更重要的是患者本身。这无疑是个双输的结果。

医闹、抢方向盘哪个对社会危害大?

抢方向盘,多发于公共交通车辆上面,乘客与公交车司机发生冲突后殴打司机、抢夺方向盘的极端事件在国内多个城市陆续发生。有的是因为醉酒闹事,有的因琐事和司机发生口角,而最多的却起因于错过下车时机,过站后要求下车被拒。公交车到站才能停车,这是最基本的运营规则,要求随时停车本身就反映出肇事者规则意识淡薄。更严重的是,车上有其他乘客,路面有其他车辆、行人,任何攻击公交司机的行为都将置公众于危险之中,这类行为实际上已经触犯了刑法,在我国刑法中,攻击公交司机根据案情将涉嫌三个罪名。如果公交车处于停止状态,并未危及公共安全,则将涉嫌寻衅滋事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而在行驶过程中,对司机进行暴力干扰,即使没有发生实际损失,也很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具体罪名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同时,受害方还将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民事赔偿,即使公交公司出于和其他乘客的合同义务先行赔偿了各项损失,最终所有民事责任都将追偿到肇事者身上。可见,殴打司机、抢夺方向盘不仅危险,更将使自己身陷囹圄,承担巨额民事赔偿,一时冲动导致终身抱憾。

如果早就明白这些后果,相信绝大多数肇事者都将停止犯罪。可是,法律并不会因为他们不懂法律而减免罪行。也许我们可以责怪他们对法律无知。但整个社会也需要为此反思,有没有最大范围地做到法律告知?显然在这些方面,较之其他国家还有欠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