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58、360……終將成為網貸魚塘裡的鱷魚?

如果網貸行業也有年度詞語評選的話,

今年的熱詞非“寒冬”莫屬。

自2017年網貸整治辦下發《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今年6月份完成備案工作以後,全行做好了準備,積極備案,主動合規,期望6月份之後再大展宏圖。

然而,隨著檢查力度加強,許多平臺扛不住了,退的退,跑的跑。加上驗收進展緩慢,更讓不少平臺動彈不得。在太多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網貸行業一片蕭瑟。

在平靜的寒冰下,情況發生了變化。

京东、58、360……终将成为网贷鱼塘里的鳄鱼?

據多家媒體報道,58、360、京東以及一些上市公司都已開始佈局網貸業務,或獨資或參股,積極為合規備案奔走。

“危機危機,有危才有機”,有平臺負責人曾這樣對小編表示,這個時候參與網貸業務的公司,自然有其內在的商業邏輯。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就結合這位負責人的分析簡單梳理一下,為什麼這時候還有上市公司、互聯網公司願意參與網貸業務。

不止京東 還有360、58同城

互聯網公司投資網貸成為行業焦點,始於京東金融APP上線的兩款網貸產品。

由於行業不景氣,京東負面事件等因素,京東金融對旗下網貸產品並未大肆宣傳。依託於京東金融巨大的客流,年化收益只有6%的產品,很快就被銷售一空。

如果按這個路子操作下去的話,京東金融顯然是“悶聲發大財”。但沒過多久,京東金融上線的網貸產品以及背後的京東旭航平臺很快媒體扒了個底朝天。於是,京東金融迅速下線了相關產品。

對於下線原因,雖然京東客服回覆稱:“由於系統維護暫時無法提供服務”。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京東不想在關鍵時期承受太大的壓力,暫緩網貸產品上線。

說起京東旭航,因為稍顯“冒進”的表現,還曾是業內焦點。去年底的時候,在廈門市金融監管部門的官網上,包括京東旭航在內的5家平臺被備案公示。京東旭航也差點成為國內第一批獲得牌照的網貸平臺。隨後,廈門市金融監管部門撤銷了該條信息,備案之事也不了了之。

除了京東,今年還有360、58同城等多家互聯網公司涉水網貸。據新京報報道,360在夏天一次性註冊了4家P2P平臺,由同一團隊統一管理。58同城則自營了“58錢櫃”,並參股“看看錢包”。

京东、58、360……终将成为网贷鱼塘里的鳄鱼?

互聯網公司入局 魚塘裡的鱷魚

其實,現在不算入局網貸行業的好時機。從監管角度上來說,京東、58、360等公司進場,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無法備案。我們知道,網貸備案有幾個硬性規定:

一是成立時間。根據57號文要求,2016年8月24日後新設立的網貸機構或新從事網絡借貸業務的網貸機構,在網貸風險專項整治期間,原則上不予備案登記。

二是平臺規模。政策顯示,借貸餘額規模較小的平臺都面臨被清退的風險,特別是在“雙降”政策之下,無法做增量,中小平臺面臨滅頂之災。此前也曾傳出杭州、深圳等地發文,為規模劃線,要求“存量資金過小的平臺良性退出”。

三是平臺資質,主要有ICP、銀行存管、安全等保三級認證等等。不過相對於前面兩條,這幾個資質的達成相對容易一點,

看起來難度很大,那為什麼還有互聯網公司願意在這個時候進入網貸行業呢?

首次可以投機,在各地投資網貸平臺,就是在政策窪地賭備案。所以才會出現360“一口氣在陝西註冊4家平臺”;58同城在北京自營平臺,還入股湖南平臺看看錢包的情況。

其次,網貸行業確實有很大的誘惑力,引得有流量的互聯網公司競折腰。在流量為王的當下,流量就意味著獲客成本低,特別是有360金融在美國上市這樣的激勵在前,互聯網公司更想來瓜分這塊市場。

最後一點,公司越大,被社會信任度就越高。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如果能從借唄、微粒貸借到錢,就不會去借網貸。這也是互聯網公司在強監管的大背景下,仍然嘗試進軍網貸的重要原因。

現在,隨著360、58同城等科技巨頭入場,監管層會不會給他們也發一張通行證,讓這些本就有客戶、有技術、有品牌的互聯網公司接管網貸業務?

種種信息顯示,網貸備案還會再延期。如果監管給互聯網公司開了一扇窗,那對網貸這個魚塘來說,如同進了幾條鱷魚。如果想到了這一層,不知前文那位平臺負責人還會不會認為“有危就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