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一年忙到頭忙得要死,可是怎麼也賺不到錢?

元旦剛過,大夥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始買回家過年的車票。可很多人也很怕回家,畢竟沒存多少錢回家過年,內心慌得一匹。

有些人會說:我明明很努力了啊,每天起早貪黑,加班到深夜,還是一年下來還是空空如也。

的確,這個世界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上,而這20%的人不外乎做對了兩件事,一是投對了胎,二是下對了注。

剩下的80%的人群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得不盡人意,不要說生活,連生存都成問題。還記早年震驚一時的“廣州高州的分界屍”案嗎?

三位來自廣西的青年小夥,他們三人文憑不高(小學畢業),靠打工一共獲得290元。三人一起吃飯花費了140元,還剩150元,按理上來說每人還可以分得50元。其中一位叫楊金德的小夥子把本來屬於另外一位叫吳愛峰的50元拿走了。

之後吳愛峰找楊金德要錢,楊說已經把錢花完了,氣不過的吳愛峰用木棍猛擊楊金德的頭部,把他打死,之後又用菜刀將其碎屍,扔下河裡讓水沖走。

這故事聽上去有些雷人,但卻是真人真事。有人說:為了那50元,賠上了一條人命不說,還把自己後半生也搭進去了,值得嗎?

大部分人會說不值得,甚至難以理解,但卻也側面說明了有人為了錢可以拼命,只可惜用錯了方式方法。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楊和吳都愛錢,但只是兩人除了三觀上有些不正,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錢商”不夠。

在介紹“錢商”之前,口袋君之前為大家介紹過一種叫做“逆商”,不知道大家還有沒印象?

“逆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什麼是“錢商”?

“錢商”(Money Quotient)是指一個人處理金錢以實現人生目標的能力總和,可以包括儲蓄、投資、消費等方面的內容。

簡單來說,錢商就是關於金錢和智慧的能力,對於個人的生活和事業的提高和上升有著不言而喻的關係。

假如兩個人的學歷和工作能力相同,各方面素質也不相上下,但兩人的差別就在“錢商”上,也許從短期來看,看不出差別,但長久以往,兩人差距會越來越明顯。

為啥你一年忙到頭忙得要死,可是怎麼也賺不到錢?


小張和小李兩人就是一個實例。

幾年前,兩人同是老鄉的他們外出打工,因為他們工作都比較勤快,所以開始兩人的提成加底薪每個月都有近5000元。

5000元在早幾年前其實算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了,包吃包住,平日也用不了多少開銷。

小張心裡想著,自己每個月賺5000每個月攢下4000,一年4-5萬,過個幾年就可以在老家建一棟不錯的房子了,想想也心滿意足。

而小李心裡想的是我一個員工一年幾萬,幹個幾年就自己出來單幹怎麼也會比現在高吧。

事情按照他們的預期進行了下去,過了幾年,小張在老家蓋了一棟很好看的房子。

而小李用他賺的錢開始了創業,利用這幾年剛興起的電商平臺開始銷售衣服,也就是淘寶,他成了最早入駐電商平臺的人群,分到了很大一杯羹。

到如今,小李成了年銷售千萬的電商大佬,而小張仍然憑藉著自己的勤懇在找一份又一份的月薪三千左右的工作。

小李和小張的起點是一樣的,但兩人之後的差別逐漸拉大主要是因為“錢商”的高低。

“錢商”高的人不會汲汲營營於當下的獲得的成就,反而更多的思考如何用已經賺取的錢獲得更多的利益,讓“錢生錢”。

有些人可能抬槓說:賺的錢都不夠養活自己,哪有閒錢去錢生錢?

還有人說:投資這玩意是有錢人才玩的,他們投胎投得好,贏在了起跑線上。的確,有些人“投對了胎”,出生就在羅馬。

但“對於下注”還真是考驗一個人的運氣和機遇。投錯了也許滿盤皆輸,而投對了也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1999年,香港首富的兒子李嘉誠李澤楷的盈科數碼公司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佔據了20%的股份。

但在2001年李澤楷便以1000多萬美元出售賣給了南非的某集團。

為啥你一年忙到頭忙得要死,可是怎麼也賺不到錢?


後來,騰訊的市值不斷飆升,有人說,如果當年李澤楷不賣的話,以騰訊股票的市值約4000多億萬美元。

李澤楷從中獲得收益可以超過他老爸辛苦打拼一輩子的錢,成為華人首富~(估計李澤楷腸子都毀青了)

有人說,這算啥,要是有如果,當年咬牙買幾套房,現在後半輩子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這就是商機啊,稍縱即逝,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拼的就是大家的“錢商”了。

為啥你一年忙到頭忙得要死,可是怎麼也賺不到錢?


“錢商”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學的?

請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會經商,也沒有誰天生註定就擁有超高的“錢商”,多是從小的耳濡目染和後天的努力及學習的結果。

就好像比爾蓋茨,當年他發現電腦代碼太過複雜,就想要創造一種簡單的圖文軟件,於是便毅然退學選擇創業。

他的勇氣便是高“錢商”中的一種,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並牢牢握住了它。

為啥你一年忙到頭忙得要死,可是怎麼也賺不到錢?


那要如何培養自己的“錢商”?

1、折騰,人這一輩子不長也不短,,如果年輕,有夢就去追,敢於嘗試,不斷折騰,反正也餓不死,有什麼好怕的。

2、勇氣,如果一個人做事前怕狼後怕虎,瞻前顧後,那麼很難放開手腳去幹一場,也談不上有豁出去的勇氣。

3、思維,不斷學習,多思考,要善於發現商機,並要有抓住它的實力,不然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