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加減之間

杠杆加减之间

核心觀點:

1.去槓桿是過去兩年多來我國經濟運行的重要主線。在前期全球經濟向好背景下,我國通過對槓桿率的主動約束,有效遏制了債務的過快攀升。近期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去槓桿已發生結構性變化,部門差異明顯。誰在去槓桿,誰在加槓桿?整體槓桿率何去何從?這些都關乎未來貨幣的企穩及經濟的走勢。

2.在結構性去槓桿的基本思路下,國企加槓桿仍受到嚴格限制。按要求,至2020年底國企資產負債率應較2017年底下降2個百分點。國企債務總量佔非金融企業的60%以上,基本主導了企業槓桿率的變化方向。民企方面,儘管已出臺不少紓困措施,但當前信用風險依然較高,短期內民企加槓桿仍面臨較多困難。

3.隨著逆週期調節政策加碼,政府和居民槓桿率增速將有所回升。內外需放緩的疊加共振將促使政府槓桿率增速抬升。隨著銀行間市場利率下行向房貸端的傳導,居民槓桿率增速將小幅回升。歷史上當企業利潤增速為負時,貸款基準利率下調的窗口就隨之打開,目前該概率正在加大,或將支撐各槓桿率的抬升。

4.儘管上述各部門槓桿率變化不盡相同,但綜合看,整體的槓桿率增速事實上已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小幅回升。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舉債主體負債端的約束將進一步放鬆,整體槓桿率增速有望逐步抬升。受此影響,資產端的信用擴張也將逐步推進並促成社融增速見底,從而助力下半年宏觀經濟企穩。

去槓桿是過去兩年多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邏輯主線。在前期全球經濟向好的大背景下,我國通過對槓桿率的主動約束,有效遏制了各部門債務的過快攀升。但隨著近期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去槓桿似已發生結構性變化,不同部門差異明顯。誰在去槓桿,誰又在加槓桿?整體槓桿率究竟何去何從?這些直接關乎未來貨幣的企穩及經濟的走勢。

一、誰在去槓桿?

在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的基本思路下,國企加槓桿仍受到嚴格限制。國企債務總量佔非金融企業的60%以上,基本主導了企業槓桿率的變化方向。根據2018年9月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從2017年底至2020年底,國企資產負債率應下降兩個百分點。根據財政部的最新數據,目前才下降0.8個點左右。在此情境下,國企資產負債約束仍將掣肘其槓桿增速的抬升。民企方面,當前信用風險依然較高,儘管已出臺不少紓困措施,但規模與效果仍有待觀察,民企加槓桿仍面臨較多困難。

圖1:資產負債約束掣肘國企加槓桿

杠杆加减之间

注:1.槓桿率按照BIS的口徑進行測算,下同。2.2015年國企資產負債率的跳升或與當時部分隱性債務劃歸國企有關。

二、誰在加槓桿?

隨著逆週期調節政策的加碼,政府槓桿率增速將繼續回升。政府槓桿率與逆週期調節政策密切相關。按照歷史規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政府槓桿率增速通常顯著增加。展望2019年,內外需放緩的疊加共振將促使政府槓桿率增速上升。

圖2:內外需放緩將促使政府槓桿率增速抬升

杠杆加减之间

隨著銀行間市場利率下行向房貸端的傳導,居民槓桿率增速或將小幅回升。居民舉債大多用於房地產購置(按照BIS數據測算,2017年居民房貸和公積金貸款共佔居民債務的66.17%),其槓桿率增速對房貸利率十分敏感。隨著房貸利率築頂下行,居民槓桿率增速也有望逐步抬升。但基於房價及民生方面的政策約束,今年居民槓桿率的上升幅度或將有限。

圖3:房貸利率築頂下行,居民槓桿率增速將小幅回升

杠杆加减之间

數據來自:WIND

注:此處對銀行間市場利率進行了五個月移動平均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縱觀歷史,當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為負時,貸款基準利率下調的窗口就隨之打開。從這個角度來看,利率或許並非由央行直接“決定”,而是與實體經濟的資本回報率息息相關。近期統計局公佈的11月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已經為負,央行降息的概率正在加大,這也將對各部門槓桿率增速的抬升形成支撐。

圖4:企業利潤增速轉負,基準利率下調的概率加大

杠杆加减之间

三、槓桿如何影響經濟?

儘管上述各部門槓桿率變化不盡相同,但綜合看,整體的槓桿率增速事實上已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小幅回升。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舉債主體的負債約束有望進一步放鬆,整體槓桿率增速可能繼續抬升。受此影響,資產端信用擴張勢必逐步推進並促成社融增速回升,從而助力下半年宏觀經濟企穩。

圖5:整體槓桿率增速回升,助力下半年經濟企穩

杠杆加减之间

四、基本結論

一是隨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去槓桿已發生結構性變化,不同部門之間差異明顯。在結構性去槓桿的基本思路下,國企加槓桿仍受到嚴格限制。民企方面,儘管已出臺不少紓困措施,但當前信用風險依然較高,短期內民企加槓桿仍面臨較多困難。

二是逆週期調節政策作用下,政府和居民槓桿率增速將有所回升。內外需放緩將促使政府槓桿率增速抬升。隨著銀行間市場利率下行向房貸端的傳導,居民槓桿率增速也將小幅回升。歷史上,當企業利潤增速為負時,貸款基準利率下調的窗口就隨之打開,目前該概率正在加大,或將支撐各槓桿率的抬升。

三是儘管上述各部門槓桿率變化不盡相同,但綜合看,整體槓桿率增速事實上已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小幅回升。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舉債主體的負債約束將進一步放鬆,整體槓桿率增速有望逐步抬升。受此影響,資產端的信用擴張也將逐步推進並促成社融增速見底,從而助力下半年宏觀經濟企穩。

【作者】

伍戈:經濟學博士,研究員。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曾長期供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部門,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任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並獲浦山政策研究獎、劉詩白經濟學獎、“遠見杯”中國宏觀預測季軍。清華、復旦、人民大學兼職導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

文若愚、徐劍:長江證券研究員。

陳益津:長江證券實習研究員。

近期研究:

1.外需非常路,2019年1月6日

3.對沖之年:2019,2018年12月18日

7.預見經濟:11月,2018年11月6日

9.預見經濟:10月,2018年10月10日

10.地產大勢,2018年9月27日

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伍戈經濟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