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酷刑之腰斬

  滿清十大酷刑是中國封建時期審問犯人所用刑罰。

  “十大酷刑”也僅是一個名目,其涉及的酷刑數量有很多個,主要包括: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彈琵琶、抽腸、騎木驢。這些都很殘酷,但是並不是最殘酷的刑法,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些折磨都沒有發揮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腰斬,就是行刑者用重斧從犯人的腰部將其砍作兩截。這種刑罰周代已經出現,商鞅變法時,曾明文規定,一家犯罪,鄰家不告發者,處以腰斬。

  最初腰斬行刑時用斧或鉞。隨著鐵器的普及,刀漸漸在斬刑中唱起了主角。後來,腰斬開始啟用更順手的鍘刀。包龍圖的三口鍘刀,其實並非電視上演的只是用來鍘人頭的,而是腰斬時用的。

  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分兩份,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血流盡了,才會慢慢死去。當然這也得看執行人,萬一這一刀沒放好,有點燉了,更的折磨人。腰斬太過殘忍,清代俞鴻圖成為腰斬最後一人,隨後被雍正下令廢除了。

  據說俞鴻圖在出任河南學政。主持科考時,其小妾林氏與奴僕勾結通過俞鴻圖將的試題外洩。河南巡撫王士俊彈劾俞鴻圖納賄營私,雍正派人審理後判處腰斬之刑。俞鴻圖親家鄒士恆受命接管俞鴻圖的職務,並負責監斬俞鴻圖。鄒士恆懾於天威,不敢把此刑罰告訴俞鴻圖。

  劊子手執行腰斬,犯人要想快死,必須提前給錢。由於俞鴻圖綁赴刑場時鄒士恆才告訴他是執行腰斬,這時已來不及準備。劊子手給了他一個慢死,俞鴻圖上截在地上打滾,痛苦萬狀。他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連續寫了七個“慘”字,才慢慢痛苦地死去。鄒士恆向雍正帝報告了這一慘狀後,雍正帝下令封刀,腰斬之刑自此廢除。

但是,對於這類人來說,腰斬也是一個輕鬆的死法了,想想那些寒窗苦讀,有真才實學,那些無才無德上位之後迫害百姓得人,他的這個死法還真是不委屈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