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拉尔夫 • 罗杰斯的计划,貌似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对的事,但这位仁兄的计划一到执行,就像是一场灾难降临了。新的 “ Arrow ” (箭头)和 “ Scout ” (侦察兵)并没有在原计划的1948年出现,一直到1949年7月才有少量产品问世。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不论是生产一辆全新的摩托车还是建造一个新的制造工厂,罗杰斯的管理层发现自己始终被生产和质量控制问题所困扰。印第安大力研发的全新 “ Dyna-Torque ” 发动机,在量产前的常规测试中就已经被证明很不可靠——凸轮轴与传动齿轮不匹配,内部轴承时有损坏,润滑系统故障导致发动机突然停转等等问题频出。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托马斯 • 弗斯 • 琼斯(Thomas Firth Jones)在1967年的《摩托世界》杂志中写到:“ 它(印第安)有一个极不可靠的点火系统和一个糟透了的底盘,但绅士们可不愿意像一根棍子般地被扔出去。”

有些人在推测,问题出现的原因是175cc和220cc排量发动机的基本技术参数被简单化地翻倍所导致,也可能与发动机制造技术低下或测试条件不足有关。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1946年,印第安赛车手、资深工程师吉米 • 希尔(Jimmy Hill)负责测试 “ Arrow ” (箭头),并提交了一份措辞严厉的试车报告。但这份报告却被中层管理者扔进了废纸篓,因为他们只关注拉尔夫 • 罗杰斯想听到什么。

更为糟糕的是,为了集中所有精力解决 “ Dyna-Torque ” 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问题,印第安决定于1949年停止生产 “ Chief ” (酋长)。这一举动让那些忠诚的、已经追随印第安做了很多年的经销商们彻底失望了,他们纷纷转而投奔哈雷戴维森。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在产品市场上印第安鲜有机会表现,罗杰斯的新理念也无法与印第安在美国摩托车赛车行业的传统 “ 硬 ” 角色相匹配,新生产的印第安摩托车根本无法纳入AMA规定的任何赛车类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本已不大可靠的440cc的发动机被直接扩大到500cc制成 “ Laconia Scout ” (拉科尼亚侦察兵),参加了由12支车队参赛的1949年 “ 拉科尼亚赛 ” 。满怀信心的罗杰斯迎来的是一场惨败,没有一辆印第安赛车能够完成任何一个比赛。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抛开营销策略的失误和赛车场上的失利不谈,1949年9月印第安又遭遇了致命的打击。当时的英国政府突然宣布英镑贬值25%,从4美元兑换值降低至3美元。这就使得包括摩托车在内的英国商品零售价理论上降低了25%。这个动作对印第安这家本已摇摇欲坠的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印第安新车的价格比英国车要高出很多。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到1949年底,印第安质量 “ 不靠谱 ” 的声誉,在赛道上的各种 “ 尴尬 ” ,经销商网络的严重缺失,以及花费不多就可以买到英国进口摩托车的现状,导致印第安的经销商和客户流失一直在持续。

哈珀 • 阿尔济那(Hap Alzina),是印第安品牌最大的支持者,是印第安在西部各州经营很长时间的分销商,1948年占到了印第安全球总销量的20%。在印第安遭遇困难的时候,他接到大额的订单都会提前付款给 “ 棚屋 ” ,以便工人可以拿到工资开工干活。尽管哈珀 • 阿尔济那拼尽全力,想方设法地帮助印第安 “ 活着 ” ,但印第安现在的做法却终于让他 “ 受够了 ” ,1949年他成为英国BSA摩托车的经销商。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哈珀 • 阿尔济那强大的影响力让其他的经销商也随之 “ 倒戈 ” 了,比如,因为驾驶印第安赛车驰名于木板赛道而被称为 “ 钢铁侠 ” 的艾德 • 科瑞兹(Ed Kretz), 也从印第安的经销商 “ 改弦更张 ” 成为了英国凯旋(Triunph) 摩托车的经销商。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印第安和哈雷戴维森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他们俩不仅要直面彼此,还要共同面对欧洲车对美国市场的巨大冲击。

拉尔夫 • 罗杰斯仍然躺在自己 “ 完美的计划 ” 中做着 “ 印第安复兴梦 ” ,这边的哈雷戴维森却已经看清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哈雷戴维森一边积极研发轻量级车型来应对欧洲车的 “ 汹汹来势 ” ,一边大力发展旅行车,他们认定只有大排量的巡航车才最适合辽阔地域的美国。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1958年,哈雷推出了 “ Duo-Glide ” 这部里程碑式的旅行车。后来的几十年里,哈雷一直围绕着它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变化,终于成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 “ Ultra Classic Electra Glide ” (超级大滑翔)!

都说 “ 全世界没有两台相同的哈雷 ” , “ 大滑翔 ” 也在拼命实践着这个 “ 诺言 ” ,无论是哈雷的玩家还是哈雷公司都在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自己的 “ 大滑翔 ” 独一无二。这不,一台别具一格的 “ 大滑翔 ” 今天就在我的博物馆里 “ 闪亮登场 ” 了!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怎么样?这只巨大的白头雕雄伟的姿态和振翅高飞的动感是不是震撼到你了?

这台 “ 大滑翔 ” 将 “ 鹰击长空 ” 和美国国旗的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配上巨大的导流罩和旅行边箱,仿佛一只巨型 “ 大鹰 ” 正迎面向你扑来!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没错,您看到的这台 “ 大滑翔 ” 是由美国富兰克林(Franklin Mint)公司2010年出品的Harley-Davidson Electra Glide 模型。

这款模型仍然采用摩托车模型的黄金比例1:10打造,采用合金材质注模,高品质手工装配完成。并且为了凸显这款模型的珍贵,富兰克林在全球仅仅限量发行1500台!!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现在就来看看这款模型到底怎么样吧?!

先来看看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整车涂装! 这款模型的前后挡泥板、导流罩、旅行箱等等部位几乎全部被色彩鲜明的 “ 星条旗 ” 所覆盖,近看像是油画的技法,远观又有些中国式的泼墨山水画的处理方式。定睛观瞧,这面鲜艳的旗帜仿佛在随风飘扬,煞是好看!而位于车头导流罩正面的那只白头雕,双翅高振,利爪向下,目光如炬,仿佛正从万米高空向着它的猎物俯冲而下!!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再看作为这台 “ 大滑翔 ” 的心脏—— “ Twin Cam ” 发动机,采用了合金材料精心制作,汽缸头、顶杆、散热片、曲轴箱都和真车无二。沙发式的座椅采用橡胶材质制作,但模仿皮质材料的感觉,连皮料的褶皱都一一表现出来,可谓惟妙惟肖。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侧面和后面的三个旅行箱采用工程塑料精工制作,都可以如真车般打开。后旅行箱正后方写有 “ Harley-Davidson ” 的字样,牌照架上有代表哈雷标识的 “ 1 ” 号LOGO牌,处处闪耀着品牌的光辉。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其他的部件,如车把、护杠、前叉、车灯、排气管等等都进行了电镀工艺处理,闪闪发亮,尽显金属材料的质感,令人百看不厌……

富兰克林公司的这款 “ 大滑翔 ” 模型造型准确,做工精良,选材考究,将哈雷这一款顶级车型 “ 雄风再现 ” ,堪称完美!!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半个世纪的对手 之 “箭头”折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