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聽親歷者的後代講述幕後故事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1949年1月31號,北平和平解放。中國共產黨人用著名的“北平方式”不僅保全了這座3000年古城珍貴的歷史建築,也保證了200多萬老百姓的幸福安寧,極大地縮短了全國解放進程。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召開座談會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不方便看,點這裡,我們讀給您聽▼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紀錄片:解放軍在全城人民的盼望之下開進了北平……

雖然整整過去了70年,但是從歷史文獻紀錄片《北平入城式》中,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首都人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軍隊時的歡呼雀躍。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紀錄片:這是傅作義的防哨,現在由我軍來接防……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會委員張樹軍評價,這場不流血的鬥爭,創造瞭解放戰爭的光輝範例——“北平方式”,對實現新中國定都北京,具有重大意義:

北平和平解放創造的,將黨的領導武裝鬥爭和統一戰線相結合,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不流血的“北平方式”,在全國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長沙、成都、新疆、昆明等地相繼和平解放,避免了人員和財產損失,大大縮短了戰爭進程。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閻又文

傅作義秘書、國民黨少將,我黨深層潛伏的共產黨員,與劉厚同、何思源、傅冬菊三人並列為北平和平解放功臣。

而這幕後的功臣,是一個長期被埋沒的名字——閻又文,他的公開身份是傅作義最信任的機要秘書、華北“剿總”司令部對外發言人,另一個身份是潛伏在傅作義身邊的紅色特工、中共黨員,可是在當時只有11歲的女兒閻恩蘭眼裡,他只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現在談起來,她依然眼中含淚:

那十幾天不回家,我媽媽病得真要死了,後來有一天他回來那麼一會兒安排一下又要走,抱著他腿哭著不讓他走,他說,你都11了,你應該是大孩子了,你要照顧好媽媽。得,走了!這件事上,我對我父親是有意見的。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1949年2月,閻又文(右一)隨傅作義(右三)去西柏坡,受到周恩來接見。

直到閻又文逝世31年後的1993年,他的真實身份才得以公開,在此之前,除毛主席外,僅有四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百感交集,包括我母親原來也不知道。

而他六個孩子的人生走向,因為父親身份的不公開,都在關鍵時刻被徹底改變了。真相明確後,他們的年齡都已臨近退休。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陳志楣在座談會上感慨,這就是周恩來總理對隱蔽戰線同志的要求“有苦不說,有氣不叫”:

孩子們就學、提幹、參軍都不行,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甘願犧牲自己、甘於犧牲家庭。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出席座談會的還有彭真的女兒傅彥、李大釗的孫女李樂群等親歷者的後代,她們每個人都衣著樸素,談吐平和,而且無一例外都為有這樣的祖輩父輩深感驕傲。李大釗的孫女李樂群說:

今天我們回顧歷史,就是要牢記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學習和踐行他們的理想和革命精神。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在和平解放70年後的今天,北京站在了新時代的新起點,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副巡視員劉嶽說:

從市容破敗、物價飛漲、民生凋蔽、百廢待興的北平,到如今成長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北京,祖國心臟的鉅變,是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縮影。

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陳志楣說,紀念北平和平解放70週年,就是要學習和繼承革命先輩的奮鬥精神和人民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

從歷史上吸取營養,為建設新北京的貢獻。

70年前的今天,北平和平解放!听亲历者的后代讲述幕后故事

採寫記者:勁清

聽北京新聞廣播,知北京大事小情

聽廣播:AM828 FM100.6

看微博:北京新聞廣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