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重點發力七大新材料產業 加強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

新材料產業已被世界公認為最重要、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新材料的發展。新材料產業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個具有技術和商業競爭力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先導,其研究水平和產業化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

我國將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成為國民經濟的4大支柱產業,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三大先導產業。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中國製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不僅對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而且會引領我國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未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經濟轉型對於新材料產業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新材料產業將成為促進我國實現產業升級換代、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國防軍工實力及實現節能環保發展的關鍵因素。

我國三大先導產業

雲南重點發力七大新材料產業 加強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

雲南重點發力七大新材料產業

雲南省作為我國有色金屬大省,擁有“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發展新材料產業極具資源優勢。2018年1月,雲南省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雲南省新材料產業施工圖》,在《雲南省新材料產業施工圖》中指出,雲南省將發展先進光電子微電子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綠色新能源材料等七大新材料產業,七大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目標,至2020 年,全省新材料產業將實現產值1000 億元,年均產值增長率18.9%。其中,先進光電子微電子材料預計實現產值233億元,綠色新能源材料產業預計實現產值40 億元。

雲南省新材料產業細分領域年度產值規模目標(單位:億元)

雲南重點發力七大新材料產業 加強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


雲南重點發力七大新材料產業 加強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


雲南重點發力七大新材料產業 加強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

新材料產業成雲南第三大支柱產業

新材料產業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將新材料列為重要的科技發展領域,紛紛搶佔新材料技術戰略高地。地處西南邊陲的雲南,素有“有色金屬王國”之稱,有色、黑色、稀貴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有142種,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依託基礎材料產業優勢,雲南以金屬新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十二五”期間,雲南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較快,已形成以礦產採選、冶煉、加工為基礎,以科研、技術、人才為支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原材料產業體系。

據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雲南全省規模以上原材料企業1366戶,總資產648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5425億元,實現增加值965億元,是全省除菸草、能源外的第三大支柱產業。目前,雲南省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思路基本明確,以昆明為核心初步形成稀貴金屬、鍺和光電子產業集群,以滇中新區為中心初步形成鋁銅鈦產業集群。隨著雲南省新材料產業生態集群示範園的建設,雲南將構建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打造新材料產業創業創新中心。

雲南重點發力七大新材料產業 加強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

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雲南已經建成真空冶金國家工程實驗室、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貴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稀貴金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微波能工程應用及裝備技術、金屬先進凝固成型及裝備技術、鈦資源深加工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成立鈦產業和貴金屬材料技術創新聯盟,並將重點推動輕合金、液態金屬製造業創新中心和高純金屬、鈦、3D打印材料聯盟建設。

新材料產業短板:產業整體處於價值鏈低端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材料大國,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在先進高端材料研發和生產方面差距甚大,關鍵高端材料遠未實現自主供給,‘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問題突出。中國工業化中後期任務艱鉅,基礎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均需要在材料的研發途徑和能力方面進行革命性轉變和大幅度提升。

反觀雲南,目前新材料產業企業大多處於全球分工體系低端,產品基本以基礎原材料和金屬壓延初級加工為主,大多是依靠材料資源優勢,在終端產品的直接應用較少,產業附加值不高,產業鏈條短。

此外,雲南全省新材料產業關聯度仍較低,產業配套能力不足,許多新材料企業面臨“兩頭在外”的尷尬境地,本地產業網絡體系無法承接。

以位於安寧工業園的紐米科技公司為例,其生產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仍需從省外購買,下游產品市場則以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為主。新材料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專業協作難度大,本地配套率太低且成本高。同時,新材料產業產品研發和製造技術與裝備的研發緊密相關,本地製造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未能有效支撐新材料產業發展。

目前,雲南正在著力推進水電鋁材、水電硅材一體化發展,培育和引進行業領軍企業,延長產業鏈,亟待通過包括新材料在內的重點產業產能合作激發強大的經濟增長能量。

未來,雲南將結合新材料產業優勢,重點聚焦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環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製造等產業,大力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著力推動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示範應用平臺、標準化委員會、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聯盟、軍民融合示範等體系建設,著力培育鈦及鈦基新材料產業基地、鍺及鍺基新材料產業基地、硅及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錫及錫基新材料產業基地、水電鋁一體化產業基地、液態金屬新材料產業基地等新材料產業集群,傾力打造“中國楚雄綠色新鈦谷”“中國宣威液態金屬谷”。

雲南新材料產業及園區發展規劃

隨著雲南省先材料產業的加速發展,在“十三五”期間,雲南將依託本省資源優勢,優先發展並壯大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產業和貴金屬新材料產業,使雲南由“有色金屬大省”向“有色金屬強省”邁進;重點突破先進光電子微電子材料產業和綠色新能源材料產業,圍繞現有龍頭企業延伸佈局,為下一階段發展奠定基礎;培育發展稀土新材料產業、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產業、前沿新材料產業。“十四五”時期,雲南將穩步推進有色金屬材料、貴金屬新材料等具備相當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打造雲南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新支柱、新特色,加快新技術產業化進程。

雲南重點發力七大新材料產業 加強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

新材料產業園發展方面,雲南將突出重點發展方向,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規劃標準,充分運用園區功能,對產業基地進一步合理規劃。重點發展關聯度高、拉動效應顯著的主導新材料產業,以終端產品帶動中間產品發展,以下游產品帶動上、中游產品發展,實現新材料產業特色集聚和轉型升級。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條件建設,強化園區行政審批“一窗式”和全程跟蹤服務,營造招商引資的良好環境,吸引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

新材料產業園圍繞構建“特色效益園區”發展思路,抓緊完成園區總體規劃、產業規劃、環評報告等工作。嚴格落實園區資源配置、項目引進、資金落實和創業基地建設等優惠政策,不斷吸引發展前景好、拉動作用強的大企業、大項目入駐園區,做大做強園區產業。

雲南省在新材料產業園發展方面也將著力調整和優化園區項目結構,做到有保、有壓、有促。“保”就是保工業園區項目、產業延伸項目和裝備製造項目;“壓”就是壓沒有入園或高耗水、高耗能、高汙染、圈佔資源不轉化、投資進度緩慢以及財稅貢獻率低、就業容量小的項目;“促”就是促重大基礎設施、民生社會事業和大企業擴建、增建項目。

中商產業研究院是一家“產業大數據+研究+規劃+招商+基金”的一體化產業諮詢服務機構,致力於為企業、地方政府、城市新區、園區管委會、開發商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空間、產業平臺、產城運營、產業金融、產業申報及產業升級轉型領域的諮詢與解決方案。核心業務包括: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規劃、產業項目包裝策劃、產業園區升級轉型規劃、產業地產拿地策劃、特色小鎮申報及規劃、田園綜合體申報及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以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編制、行業研究報告及定製化調研報告、產業白皮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