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官兵奉命出征

大年初二,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官兵奉命出征

壯志凌雲,巡邏在祖國的萬里海天

——隨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官兵駕機戰備巡邏記

■記者陳國全 特約記者高宏偉 通訊員李樹文

大年初二,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官兵奉命出征

朝霞下的戰鷹。張彬 攝

大年初二,南方某軍用機場,發動機的轟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槳葉飛旋,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官兵奉命出征。我們作為隨行記者,與飛行機組同行,巡邏在祖國的萬里海天。

萬家團圓日,將士出征時。迎面,是模糊的遠山淡影,是傾心守護的遼闊長空;身後,是年味濃郁、尚未甦醒的海濱小城,回家過年、團圓歡聚的人們,或許仍在甜美的夢鄉……

駕駛艙內,90後飛行員劉國軍探頭向外看了一眼,停機坪上,連夜完成飛行檢查的機務官兵已漸行漸遠。

就在昨天,該機組接到上級命令,起飛執行緊急出動任務;今天,他們又一次領命出征。

槳葉飛旋,機翼之下,是密佈著黑色胎痕的機場跑道。

跑道無言,海空作證。任務機組的飛行員們清楚地知道,18年前,就在同一個地方,“海空衛士”王偉最後一次駕機從這裡起飛;10年前,追尋著王偉的足跡,“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曾駕機一次次從這裡起飛,成長為航母艦載戰鬥機部隊的一名“刀尖舞者”。

戰友們知道,每逢年關,張超年幼的女兒含含都會翹首等待爸爸歸來,他年邁的父母更是含淚期盼兒子回家……

去年9月,中央軍委批准增加張超為全軍掛像英模。看到掛像上那身熟悉親切的飛行服,看到那張青春自信的面孔,戰友們說,張超回來了——作為一個時代的精神座標,回到戰友們身邊,回到神州大地的座座軍營,以英模的方式“回家”。

回家,回家,萬家團圓之時,軍機正遠征。

大年初二,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官兵奉命出征

戰鷹在海空巡邏。高宏偉 攝

除夕前一天接到歸隊命令,劉國軍二話沒說,帶著新婚妻子趕回部隊。“按劉國軍山東老家的習俗,新婚第一年不能在孃家過春節……”同樣沒有時間照顧處於手術後恢復期的妻子,機長李紅軍這樣替自己的戰友“圓場”。

機艙內的各值班部位,大家各司其職,儀表上各種數據和圖案不時跳動變換。任務艙內,戰術指揮長、大隊長袁萬江面前的顯示屏上,清晰顯示著飛機此刻的位置座標,就快要飛出海岸線了。

從舷窗往外看去,海天連接處,已朝霞滿天。

槳葉飛旋,機翼之下,繪就的是一道道壯美航跡。

平日繁忙的海面航道上,很少見到往來的輪船和漁船,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正在享受全家歡聚的時光。天空的航線上,衛國戍邊的中國軍人卻向著海洋深處“逆行”。

槳葉飛旋,機翼之下,映入眼簾的是壯美的海天。

“你見過白雲下、海面上美麗的島礁嗎?”“那真的太美了!”

“你見過最乾淨、最明亮的海上星空嗎?”“那真的太美了!”

跟班飛行的某團政委楊林與記者聊起巡邏的過往,他覺得那是最幸福的——因為看過萬里晴空,壯麗山河,看見過最美的風景。

舷窗外,海天一色,白雲朵朵。一座座島礁進入視野,每到一處,楊政委就告訴記者,這是哪個島,那是哪個礁……

各艙室的值班部位,官兵頭戴耳機,緊盯著方寸屏幕,一張張沉靜、堅定、自信的臉龐,傳遞出的是直抵人心的溫暖力量。

那些壯志凌雲、直衝雲霄的飛行,他們的父母未曾看過,他們的妻兒未曾看過,但祖國知道他們的奉獻和付出。

不用吟唱,“我和我的祖國”就是流淌在心底的歌謠,在這看不見的航線上,把我與你、家與國悄然聯結在一起……

歸航!歸航!看到了機翼下的海岸線,看見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劉國軍感覺很幸福:“作為一名海軍飛行員,看到機翼下美麗安寧的祖國,那是最值得驕傲的!”

大年初二,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官兵奉命出征

刊於2月10日《解放軍報》二版

作者 | 記者陳國全 特約記者高宏偉 通訊員李樹文

來源 | 解放軍報

感覺不錯點“好看”,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年初二,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官兵奉命出征

本期編審:王士彬 張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