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支持發展小微企業 加快解決信貸問題

P2P評論2月20日消息,昨日,新華社授權發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也是繼改革開放以來第21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支持發展小微企業 加快解決信貸問題

《意見》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鼓勵地方設立鄉村就業創業引導基金,加快解決用地、信貸等困難。加強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建設,支持創建一批返鄉創業園,支持發展小微企業。

P2P評論瞭解到,《意見》共分為八個方面,分別為: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紮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完善鄉村治理機制,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揮農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

在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方面,要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擴大農業物聯網示範應用。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加強國家數字農業農村系統建設。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依託“互聯網+”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另外,《意見》認為要支持鄉村創新創業。鼓勵外出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城市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支持建立多種形式的創業支撐服務平臺,完善鄉村創新創業支持服務體系。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鼓勵地方設立鄉村就業創業引導基金,加快解決用地、信貸等困難。加強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建設,支持創建一批返鄉創業園,支持發展小微企業。

在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方面,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則,強化高質量綠色發展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補貼政策體系。按照適應世貿組織規則、保護農民利益、支持農業發展的原則,抓緊研究制定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的意見。調整改進“黃箱”政策,擴大“綠箱”政策使用範圍。按照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取向,完善稻穀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健全農業信貸擔保費率補助和以獎代補機制,研究制定擔保機構業務考核的具體辦法,加快做大擔保規模。

按照擴面增品提標的要求,完善農業保險政策。推進稻穀、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和“保險+期貨”試點。探索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實施以獎代補試點。打通金融服務“三農”各個環節,建立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普惠性涉農貸款增速總體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推動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逐步迴歸本源,為本地“三農”服務。研究制定商業銀行“三農”事業部績效考核和激勵的具體辦法。用好差別化準備金率和差異化監管等政策,切實降低“三農”信貸擔保服務門檻,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中長期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重點領域特色農產品期貨期權品種上市。

此外,在完善鄉村治理機制,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方面,要持續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杜絕“村霸”等黑惡勢力對基層政權的侵蝕。嚴厲打擊敵對勢力、邪教組織、非法宗教活動向農村地區的滲透。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向基層延伸,堅決查處發生在農民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深化拓展網格化服務管理,整合配優基層一線平安建設力量,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農村社區。加強鄉村交通、消防、公共衛生、食品藥品安全、地質災害等公共安全事件易發領域隱患排查和專項治理。加快建設信息化、智能化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繼續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機制,提高服務群眾、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

豐華國瑞(北京)財務顧問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國有控股注資的金融服務公司,是專業從事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類金融公司收轉註冊,工商註冊、財務代理、商標註冊、大額投融資、上市併購、股權轉讓、股權收購等各種資質審批的代理服務機構。針對各行各業,尤其金融行業等提供全方位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