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推薦給老年朋友的8款中藥茶飲

中藥茶通常用於平衡體內陰陽氣血,很多老人為了養生,常自行飲用。但若不按照自己的體質亂補,就會弄巧成拙。甘肅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寧豔梅為大家推薦了8款中藥茶飲,並提醒廣大老年讀者,一定要弄清自己適合哪種茶飲,養生不能盲目。

專家推薦給老年朋友的8款中藥茶飲

青草茶:虛熱、體寒不宜飲用。老人在休息不好後常會口舌乾燥、嘴角生瘡,此時喝青草茶,收效甚微。因為,因勞累產生的是虛火,而青草茶是涼茶,以清實火為主。因此,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及經常手腳冰涼的老人不宜服用此茶。由於青草茶含利尿成分,腎功能不全的老年朋友也不宜多飲。

聰明的飲茶法:若為暑熱、實火者,一週可飲用2~3次,最好在正午,即人陽氣旺盛時飲用。

黃芪枸杞紅棗茶:適合體質虛弱的人。這款茶可提高免疫力,但其藥性溫熱,適於氣血兩虛、脾胃虛弱者,比如有感疲乏無力、手腳冰冷、食少便溏及體虛多汗等症狀。而積滯、陰虛陽亢的老人,比如有便秘、高血壓、細菌或病毒感染、咽喉腫痛症狀者不宜飲用,以免“火上澆油”。

聰明飲茶法:黃芪15克,枸杞10克,紅棗兩枚水煎服用,見效停。

菊花枸杞茶:體寒者不適宜。菊枸茶甘甜爽口,入肝經,可明目。菊花性微寒,用於疏散風熱,常用於發熱、頭痛眩暈等症狀;枸杞藥性平和,養肝明目。但體寒的老人需慎用,具體表現症狀為手腳冰冷、臉色蒼白、怕冷、怕吹風等。枸杞亦不宜久服或大量服用。

聰明的飲茶法:枸杞、菊花各10克,以沸水沖泡,一週2~3次。

龍眼紅棗茶:感冒咳嗽者避免喝。龍眼紅棗茶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可緩解面色萎黃、心悸、失眠、健忘等症。但龍眼肉(俗稱桂圓)藥性甘溫易助熱,所以內有實熱及陽氣盛者忌用,久服易上火。

聰明的飲茶法:龍眼肉20克、紅棗(去核)5枚,水煎或熬膏均可。

人參製品:上品藥不可濫用。人參性微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能補充人體氣血陰陽的不足,改善衰老。但人參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特別是陰虛火旺,有出血傾向的人不宜服用。此外,人參不可與蘿蔔、綠豆、螃蟹及強鹼性食物,如茶、葡萄、海帶等同時服用,也不可與藜蘆、五靈脂、皂莢同服。

聰明的飲茶法:取人參3~9克,從小劑量開始,若無不適反應可緩慢增加劑量。根據自身體質選擇人參製品,如煲湯、熬粥、泡酒,宜清晨或上午服,以免影響睡眠。

玫瑰花茶:體虛之人越喝越乏力。玫瑰花可疏肝解鬱、醒脾和胃、活血止痛,多用於調經、安撫情緒等。但玫瑰花氣味芳香,性溫燥,容易耗傷氣陰,所以氣陰不足、血虛血燥者,比如容易疲勞、出汗、口乾舌燥、面色蒼白、皮膚指甲乾燥的老人一定要慎用。

聰明的飲茶法:沸水沖泡乾燥玫瑰花3~5朵即可,也可放入大棗、或根據體質與紅茶或綠茶同飲。

決明子茶:常拉肚子的人謹慎服用。決明子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降血脂、降血壓、利尿等作用。但服用決明子有噁心、腹脹及腹瀉等不良反應,大量服用甚至可引起中毒反應。因此,脾胃虛弱、腹瀉便溏者不宜服用;低血壓、胃潰瘍者也不宜長期大量服用;高血壓患者,與降壓藥合用時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聰明的飲茶法:9~15克決明子煎煮或沖泡,不可長期飲用。可與菊花茶同用,明目、降壓效果更佳。

甘草茶: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的人忌用。甘草味甘性平,臨床上凡咳嗽,皆應用甘草。又因其是天然的甜味劑,所以很多人喜歡沖泡甘草作為代茶飲。但甘草味甘,能助溼壅氣,令人中滿,所以溼勝而胸腹脹滿及嘔吐者忌服。此外,長期大量使用甘草可出現水腫、高血壓、低血鉀、四肢無力、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因此,腎病、高血壓者慎用甘草,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聰明的飲茶法:甘草多配伍應用,代茶飲一般為利咽方,用於急慢性咽炎。如甘草5克,羅漢果9克,桔梗、麥冬各3克,胖大海2枚,加入適量冰糖;服用後,症狀緩解應立即停止飲用,一般不超過三天。

提醒老年朋友,雖然大家都喜歡用中藥來養生,仍需根據病症和體質選擇適宜的中藥,也不建議長期通過服用中藥或藥食同源的藥材來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