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紅星閃閃耀秦川——陪著兒子學文史篇)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秦嶺北麓,圭峰山下,有一座名氣極大的寺廟——草堂寺。遠處的人說:草堂煙霧;近處的人云:這就是一座廟;文化學者說:漢傳佛教的根,哲學思想的最初融合地;村民說:這是神和佛的地盤;大人說:胡跑啥呢?還不回去好好學習?小孩說:草堂寺無草堂大人都是騙子。就這麼,整個草堂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大年初一賣香蠟紙表的紙箱都堆到了門口)

草堂寺——鳩摩羅什譯經場所,這裡是漢傳佛教經論的源,從魏晉南北朝到唐,這是我國佛經翻譯的關鍵時間段,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經典都翻譯於這個時間。而這些經典近三分之二又翻譯於長安。所以,漢傳佛教八大宗,有六大宗的祖庭都在長安。其中草堂寺正是三論宗的祖庭。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草堂寺,建於東晉,距今1600年。後秦有個皇帝,叫姚興。此人極其崇尚佛教,他得聞龜茲國有個天才高僧鳩摩羅什,在消滅前秦苻堅後,就從他的手裡把鳩摩羅什搶了過來(其實是請)。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大年初一人很多這座寺廟平時是收費的,這和長安一帶的香積寺興教寺比起來在弘法上大打折扣)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姚興在長安城西南的圭峰山下給自己建了一個居所名“逍遙園”,他把鳩摩羅什請來讓其住在裡邊。姚興閒暇之時就率領大臣來聽他講經,接著在園內建寺。由於鳩摩羅什譯經之所有茅草覆蓋而有“草堂”的說法。這也是我國曆史最早,規模最大的佛經“國立譯場”。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大雄寶殿)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賣字為寺廟集資的書法家)

因姚興為翻譯經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鳩摩羅什在此一共翻譯了近100本經書。姚興受到鳩摩羅什的影響,對佛教越來越入迷,便在全國範圍內鼓勵信奉佛教。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後秦在這個時期修建了許多佛教寺廟,因過度信奉佛教,長安遍地佛僧,導致財力物力大量消耗,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因此後秦便開始走下坡路。佛雲:消除我執。我想,姚興對佛教的摯愛也算是一種“執”吧。但這種“執”恰恰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佛教的發展,從這個時候,從這個地點,佛教開始真正和中國文化融為一體,漢傳佛教的大多經典從此誕生。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三論宗,源自龍樹和提婆,三論宗所認初祖為“釋迦摩尼”,二祖為“文殊菩薩”,三祖為“馬鳴菩薩”,四祖為“龍樹菩薩”,五祖為“提婆”。之後是羅睺羅多,沙車王子。在鳩摩羅什翻譯“中觀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後,他就成為三論宗的真正始祖。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妙法殿)

而這個宗門,推崇的中心正是我們熟知的“空”。這個“空”字就是後世漢傳佛教的核心之核心,無論是淨土、禪宗還是日本的日蓮、成實都以此為核心。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日蓮甚至以草堂為祖庭,另外,因華嚴宗定慧禪師在草堂寺著書講學多年,草堂寺也被尊為華嚴宗祖庭。有種說法,叫三教祖庭(三論、華嚴、日蓮)。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鳩摩羅什譯經與玄奘法師譯經風格差別很大。他們譯經時,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團隊,這個團隊最多時甚至達到三千人。羅什先宣講原文,大家學習,再各抒己見,最後討論,一個字,一個詞,非常“準確、優美”。我們可以讀讀羅什版本的《金剛經》其文字嚴謹和優美程度毫不亞於古代的知名學者。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千年古剎、環境優雅、翠竹如玉,松柏參天。寺內西北有兩個柏樹左右相對,柏樹之間有一眼直徑二十多公分的井,本以為是關中八景裡的“煙霧井”,但不見煙霧,和僧人交談之下,才知是“二柏一眼井”。法師臨死之前曾發願:如他所譯經書無誤,死後焚化,其舌當不爛。法師在長安圓寂後,弟子焚化,在大量舍利子間,唯有舌頭不爛。弟子收其舍利並建造舍利塔。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此井後邊的“後秦三藏鳩摩羅什法師舍利塔”就是舍利所葬的地方。此塔為國寶級,按佛教的“帝釋天宮”形制建造,全塔用玉白、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赭紫、深灰等八種顏色的玉石雕刻鑲嵌而成。俗稱八寶玉石塔。現在的草堂文管所最早就是專門負責這個國寶級文物保護的。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舍利塔)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八寶舍利塔就在裡邊)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小眼井)

這眼小井本身是全寺僧人的飲用水源,法師葬到後邊後,有一天井內忽然長出蓮花來,大家詫異,挖掘之後發現,蓮根正長在鳩摩羅什舌上。“口生蓮花”即由此來。於是,僧人就在旁植柏將其保護。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清·朱集文)

煙霧空濛疊嶂生,草堂龍象未分明。

鐘聲縹緲雲端出,跨鶴人來玉女迎。

草堂的出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草堂煙霧。草堂寺緊南面就是秦嶺的圭峰山,姚興在此建逍遙園絕對不是沒理由的,這個最大的理由就是秦嶺的秀美。這裡溼度較大,青苔綠樹,風景極佳。寺內北側是一片竹林,裡邊小路蜿蜒,幾個拐彎之後,煙霧亭就出現在眼前。亭子下是一口古井,花崗岩雕刻的井臺,上無繩痕,下無水跡,井口中卻如農家煙囪一樣煙霧嫋嫋。整個煙霧飄出來,覆蓋竹林,如夢如幻。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中央十套曾為此井做過專門調查,民間也有各種說法,都是神乎其神的,後經地質專家勘探,此井往北十幾米遠,正好有一處地面塌陷,而這個地表看起來的塌陷,正是地下斷層的位置,煙霧嫋嫋是地熱的效果。更神奇的是,從楊貴妃泡溫泉的臨潼到藍天的東湯峪再到長安的東大溫泉再到咸陽最後到眉縣的西湯峪這一帶,恰恰是我國地熱的一個非常著名的富集區。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秦嶺是一座極富文化氣質的山,稱其佛道之源毫不為過,承載這些佛道思想和文化的,不光是秦嶺這座山脈,還有在它旁邊的無數寺廟和道觀。在這些燦如繁星的寺廟和道觀中,草堂寺本是其中平凡的一座,但它的保護程度卻是比較好的,所以就有了數不盡的故事,愛聽故事的人,在輕描淡寫的傳說中漸漸地瞭解了這座寺廟,反過來這種知名度又促進了文物的保護。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走過這一帶很多寺廟的遺蹟,和很多當地人聊過天,我們很多的文化遺產都在上世紀那個動盪的時間被毀,草堂寺卻保留了下來,為什麼?我想,通過發掘文物古蹟的內涵應該是宣傳這些文物古蹟的最好方式,被大眾知曉又是文物和文化保護的最好方式。

漢傳佛經之源——草堂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