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有佩奇常伴身邊

《啥是佩奇》火了。

這臺看似平平無奇,甚至有幾分滑稽的“硬核鼓風機佩奇”,短短几天便輕而易舉地戳中網友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一位年近六旬的農村留守老人,只為給在城市生活的寶貝孫子準備心儀的新年禮物,將一句在許多人眼中早已司空見慣的“啥是佩奇”問遍全村。


願你有佩奇常伴身邊



啥是佩奇?這是短片的主旨,也是引發無數人感懷與觸動的心靈叩問。

作家龍應臺曾在《目送》中這樣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的確,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之愛是為了別離。

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而言,這樣的場景或許在他們的生活中再平常不過:

隔三差五打來電話,叮囑你好好吃飯,注意營養,儘管你早就過了長身體的年齡;

生活中的茶米油鹽都要和你一一分享,有些話重複次數多到你都能猜出接下來要說什麼;

天氣預報看到你所在的城市天氣忽冷忽熱,第一時間像大新聞一樣提醒你增減衣物,儘管你自己用APP查看本地天氣可能更加隨時隨地;

逢年過節,提前一個月就開始追問是否回家,需不需要接送,儘管你自己打車或許只是十幾分鐘的路程;

無論什麼時候回家,父母第一句話永遠是“又瘦了”,儘管可能你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臉一天比一天圓潤豐腴;

久別重逢,父母永遠從抽屜裡、冰箱裡、櫥櫃裡,像獻寶一般捧出多種專門為你留存好久的食物,用期待的眼神等待你品嚐,儘管這些你可能在超市裡、在淘寶上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購入囊中……

願你有佩奇常伴身邊


無論你蹣跚學步還是長大成人,無論你不諳世事還是功成名就,在父母眼中,你永遠是那個稚氣未脫、羽翼未滿,需要他們傾其一生去呵護周全的孩子。

儘管,他們的身影可能早已高大不再,而你的身軀卻日漸挺拔。

這家長裡短是愛,苦口婆心是愛,一粥一飯也是愛。

而佩奇亦如此。

有人說,佩奇是容易被忽略的親情。

它帶給我們淚奔式的感觸,說到底是喚起了我們內心深處不被提醒而逐漸塵封的,對親情的回饋與動容。

《啥是佩奇》的主演李玉寶大爺,在談及對外地務工的親人的期盼時,寥寥幾語卻牽動人心:“希望大家身體健康,常回家看看。”

父母之於我們,是一場用一生走完的道別儀式;而我們之於父母,之於父母的父母,又何嘗不是一場目送,目送他們一路走來為我們遮蔽的風雨,目送與他們共同參與的人生。

願你有佩奇常伴身邊


過年了,別讓你的父母站在落寞的巷口翹首以盼,別讓你的父母對著冰冷的手機欲言又止,一張機票並不昂貴,一趟火車也不會耗費太久,打點行裝,收拾心情,與風雨無阻等你歸來的他們團聚吧,無論你在外漂泊多久,路途多長,他們永遠用溫暖的目光望著你,時刻等待做你最大的堅強。

最後也別忘了,把我們的祝福帶給他們,祝他們諸事圓滿,幸福安康。

願你也有佩奇常伴身邊。

願你有佩奇常伴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