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正確鑑別】體內溼氣重不重,早晨起床一看便知!

說起溼氣,很多人都聽過,甚至不少人在祛溼的路上,堅持不懈。那麼,你到底是不是有嚴重的溼氣?又如何正確的祛溼呢?今天名醫小課堂,教大家自己來鑑別,而且非常簡單,只需要早晨起來,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就很容易判斷了。如果你有嚴重的溼氣,也不要擔心,今天還會給大家科普相關的祛溼辦法。

【中醫教你正確鑑別】體內溼氣重不重,早晨起床一看便知!

【早晨起床後,3個方法瞭解體內溼氣】

1、晨起後精神狀態

如果作息比較規律,睡眠時間也不短,但是早晨起來,依然是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有些嚴重的甚至是,好像穿了一件潮溼的衣服,感覺身上一點不清爽,而且還黏糊糊的,那就要注意了,這是體內溼氣較重的明顯表現。

2、刷牙看舌苔情況

在中醫裡,舌苔是判斷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所以刷牙的時候,不妨拿出幾秒鐘,看看自己的舌頭,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說明體內有寒,而且比較重,如果舌苔是很厚很黃的那種,這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苔十分紅,又看不到發白的情況,那就說明嚴重的體熱已經傷害到陰了。這些情況都可以表明,自己健康有必要調整了。

【中醫教你正確鑑別】體內溼氣重不重,早晨起床一看便知!

3、早晨起床看氣色

人體經過一晚上的休息,面色應該變好,而有些人,反而是休息了一晚上起來,滿臉油光,甚至還漲了很多痘痘,不少人甚至長期都是這樣的,那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體內溼氣太重引起的。

4、晨起之後上廁所

很多人早晨起床之後,有如廁的習慣,這個時候不妨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如果大便是發青或者不是金黃色,而且不成形,甚至是溏便,自己呢,還有排便不乾淨的感覺,那就是要注意了,這是嚴重溼氣導致的。

如果你通過上面的方法,得知自己溼氣嚴重,該如何正確的祛溼呢?

【多吃3物】

1、白扁豆

【中醫教你正確鑑別】體內溼氣重不重,早晨起床一看便知!

很多人說起祛溼,先想到的就是紅豆,其實白扁豆才是祛溼之王,比紅豆更有力量。中醫中,白扁豆性微溫、味甘,營養豐富,具有和胃化溼、健脾利水等功能,對於祛溼是很有好處的。

2、薏米

薏米利水消腫、健脾去溼的效果已經不用多說了,如果說如何祛溼,那麼薏米絕對位列其中。所以可以經常用薏米來熬粥食用,不僅美味可口,還能幫助祛除溼氣,非常不錯。另外可以把薏米曬乾,然後打粉之後,沖水喝,這樣更有價值。

3、山藥

山藥沒有直接祛溼的效果,但是山藥對於脾臟具有十分好的補充作用,脾臟又和溼氣關係重大,所以脾臟好了,體內的溼氣自然也就會消除,所以可以說山藥雖然沒有直接祛溼,但是經常食用,依然是祛溼不可或缺的好食品。

【做好1事】

祛溼建議大家每晚艾葉泡腳,艾葉具有驅寒行氣、消水利腫的作用,每天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體內溼氣和寒氣的排出,十分不錯,每天記得泡泡腳,生活健康少不了。

【中醫教你正確鑑別】體內溼氣重不重,早晨起床一看便知!

咱們中醫認為,體內溼氣嚴重,有內外兩種因素,外因主要是空氣溼度大,比如經常淋水、穿半乾衣服、頭髮不吹乾、著涼、居住環境過於潮溼等,長期以往都會導致體內溼寒的加重,內因的話,主要是脾胃不健,運化祛溼能力差而導致溼氣內滯。

一是因為過量食用垃圾食物,香精、色素等垃圾聚積,障礙我們經絡的暢通;二是身體內陽氣不足。多是因為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使脾胃缺少了運化水溼的動力,久而久之,體內的溼氣也就越來越嚴重,因此,生活中除了積極的去調理和祛除溼氣,更為重要的還是要在生活預防方面引起注意,內外兼顧,才是祛除溼氣的正確方法!

【中醫教你正確鑑別】體內溼氣重不重,早晨起床一看便知!

怎麼樣?朋友們!是不是對於溼氣又有了更多的瞭解?以上內容就是名醫小課堂今天的分享,如果你覺得對自己有用處,那就分享給身邊需要的小夥伴兒吧,記得關注名醫小課堂,每天學習健康養生知識!

【名醫小課堂】科普健康知識,與您一起傳播正能量。每天3分鐘,健康多一點!喜歡文章的,記得關注、點贊、評論,如果您有健康問題,也可以留言、私信告訴我們,祝您生活健康、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