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不行還想上名校?綜合評價你必須瞭解,省二省三黨重點關注

導讀

對我們競賽黨來說,自主招生的相關政策應該都已經相對熟悉了,但除了自招,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殊類型招生方式,那就是綜合評價!清北的領軍博雅計劃就是綜合評價招生,浙江的三位一體也是綜合評價招生,可見綜評已經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全面的展開了,不能不瞭解。

那麼綜合評價和自主招生比有什麼異同?競賽黨在綜合評價中吃香嗎?有哪些高校的綜合評價值得我們報考?今天,學科競賽網就為大家詳解綜合評價招生。

一、綜合評價與自主招生有哪些異同?


1、招生對象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面向有學科特長的學生,尤其是有獎項的競賽黨在自招中最受青睞,在19年自招政策從嚴後,沒有學科競賽獎的考生在自招中將越發吃虧;

而綜合評價的報名要求則沒有這麼嚴格,一般只要平時成績優秀即可報名,有競賽獎則是錦上添花。

2、報名時間、報名流程緊挨

各校的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簡章基本都是前後腳發佈的,自招都是在3/4月時開始報名,綜合評價一般比自招晚一點,一般4月份時集中報名,少部分學校會延遲到5月。

而在流程上則是相同的,高校先審核報名材料,然後發佈初審名單,通過初審的考生在高考後參加複試,整個流程與自招基本一致。

3、優惠政策不同

自招的優惠都是簡單直接的降分優惠,而綜合評價的優惠政策則體現在與普通考生不同的成績計算方式:

綜合評價不但看綜合評價考試成績,同時還與高中學業考試成績(會考成績)、高考成績掛鉤,三部分成績按一定的比例計算後得到總成績。

總成績計算的公式各校間各不相同,採用最多的是631模式,即高考成績(60%)、綜合評價考試成績(30%)、學業水平考試成績(10%),三個分數取加權平均後的成績,就是考生最後投檔時的總成績。

可見,想走綜合評價,會考一定要考好,全A的話能往上拉一點分數。

4、考試難度不同

綜合評價相對自主招生而言,考試難度更低,如果同一個學校既有自招,又有綜評,那它的綜評考試一定相對簡單一點,比如清北的自招考試就比領軍博雅計劃要難不少。

5、招生人數不同

自招的招生人數是被限制在應屆招生總數的5%以內的,19年教育部更是發佈新政嚴格要求限制人數,而綜合評價暫時沒有招生人數的限制,以往年經驗,綜評錄取的人數和自招類似,而今年自招被卡死後,各校會不會把名額流向綜評呢?還是值得期待的。

二、哪些高校有綜合評價?


開展了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如下:

獎項不行還想上名校?綜合評價你必須瞭解,省二省三黨重點關注


可見,綜合評價更多的在省內展開,只招省內的考生,目前國內的一些高考大省如山東、浙江、廣東、江蘇等都已有了綜合評價;同時面向全國開展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則比較有限,但有限的這些高校裡卻有不少非常值得推薦的高校。

重點給大家推薦的是這三校:國科大、北外、南科大

國科大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從2014年開始才正式招生本科生,並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中科大可謂是親兄弟。

但國科大與中科大不同,地處北京的國科大有著更多政策、資源上的優勢,再加上中科院無可匹敵的科研能力、和號稱全院士教學的教師資源,國科大可能是國內最適合搞科研的地方,連清華也比不過。

國科大的招生人數很少,每屆只招800名本科生左右,每個都是寶貝疙瘩,國科大的分數線目前與華東五校類似,比復交稍低一點。

最重要的是國科大由於建校晚,錯過了自主招生興起的時期,目前國科大隻有綜評,沒有自招,想進這所傳奇大學的考生一定要關注國科大的綜評,當然國科大的綜評基本都是競賽黨的天下,畢竟學校水平擺在這呢。

北外則是中國第一語言類高校,錄取分數與中堅九校類似,就業形勢非常不錯,畢業生認可度很高。通國科大一樣,北外目前也只有綜評,沒有自招,想讀語言類專業的考生,要特別關注北外綜評。

南科大是一所新興高校,與2011年創辦於深圳。雖然是一所年輕的雙非高校,但南科大是教育部重點培養的創新型大學,教師資源全部是引進的高端人才和其他高校的教授,成立短短7年,南科大就迅速獲得了社會的認可,又加上地處深圳這個充滿活力的一線城市,南科大的畢業生完全不愁找工作,愁的是選哪個工作。南科大目前也沒有自招,全靠綜評,你還不心動嗎?

三、哪些考生適合走綜合評價?


1、省二、省三獎想衝擊名校的競賽黨

省二、省三獎在自招中基本只能選一些中流985,對清北華五這類頂級高校基本沒戲。但在綜評中,省二、省三黨完全可以試試這些名校,浙大在浙江的三位一體,復旦交大在上海的綜評,清北的領軍博雅都是很值得報考的。

雖然綜評不強調獎項,但成績接近的兩個考生,有獎的那個一定更有優勢。

2、平時成績優秀的考生

雖然自招中也有部分高校認可平時成績,但數量有限,而且複試中和競賽黨的競爭也完全沒有優勢;而綜合評價則完美適合你,綜評挑的就是平時成績好的,沒獎也沒關係,平時成績好就大膽報吧,複試也別怕競賽黨,綜評的複試沒那麼難的,競賽黨發揮不出太大的優勢。

3、省內有綜評的考生

如果你的省內開展了綜合評價,那別猶豫,一定選一所報上,畢竟報綜評與報自招沒有衝突。

面向省內開展綜評的高校數量比自招更多,綜評中和你競爭的是省內的考生,自招中和你競爭的是全國的考生,哪個更難不言而喻。


獎項不行還想上名校?綜合評價你必須瞭解,省二省三黨重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