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最能体现功底的是什么?

放一张图 这张图是我不久前拍摄的

各位不妨先仔细观察一番

一张照片最能体现功底的是什么?

Micro-Landscape 1 (袖珍风景#1)

有朋友说这张图比较难懂,同系列的我再放一张:

一张照片最能体现功底的是什么?

Micro-Landscape 2 (袖珍风景#2)

粗略地讲,作品的水平与摄影师的功底,体现与两个点:

作品本身传达的信息

展开来说

作品本身传达的信息的力度,取决于:

1)摄影师对于世界观察方式的体现

2)表达这种观察的手法

观众反馈衍生的内容

对于观众,这里不细说。

首先我们来说摄影师观察世界的方式。

在接触摄影之初,尚为初学者之时,我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对于用镜头观察世界这件事。

这是人的本性,对于不熟悉而有看似有趣的事情加以探索。

所以作为初学者,总是会积极的按动快门尝试将不同的景物拍摄下来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探索不会持续太久,很快,所发现的事物就会变得单调,图片看起来索然无味。

于是我们学者慢慢的走远,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去,去林间,去山谷,去城市,去村庄,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接收这个世界的细节。

然而这个阶段很快也会变得无趣。每天日出日落,年年四季更替,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你很快发现自己拍的东西别人都拍过了,各种角楼景山故宫外滩金茂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无数的冰岛挪威极光星空冰川云海雪山... 看烦了不是么。

然而,许多人到此就止步了,一个爱好者,散尽千金到最后发现得到的只是一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并且被别人撸了无数遍的景色。

你跋山涉水到了那个地方,兴奋不已,整夜未眠,于是不假思索的把那景色草草拍下,回家发到某社区然后得到几个赞。 有人出了全套的相机不玩了,然后说自己享受的是那个过程。

我说你不要骗自己。 这是一种粗暴的观察方式,所得到的成果就是你们说的,糖水片。

所以该如何观察世界呢,继而,又该如何表达这种观察的结果呢? 这就是摄影,或者说是艺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静态的图像是狭隘的。

你需要5分钟去听一首歌,或许还可以听很多遍。 你需要10分钟去读一篇短文,或许还可以讲给别人听。

你需要90分钟去看一部电影,或许还可以看第二遍。

你需要几天时间去看完一本书,或许还可以写篇书评。

然而摄影似乎不能这样的去占有观众。 你打开500px的首页,那些看似无比牛逼的作品你一眼就扫过去了,大开其中一张看了几秒就关了,可能过了几分钟就忘了,因为又在别处看到了更牛逼的图。

你才不会关心那张图,那个摄影师花了多久,多么辛苦的去拍那张图,因为它没告诉你任何事情。 很残酷是吧。 所

以,好的作品至少要被一些人记住。哪怕这个人是你自己。被人记住往往是因为它告诉了你一些事情,而这件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或许伤感或许荒诞。

最可悲的情况是,你看到一张“疑似”自己的作品出现在一个不熟悉的页面,却无法确认那到底是不是自己拍的。

比如,铺天盖地的角楼…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的事情就是 我看过了无数的雪山和河流,并且把他们的样子装进心中成为一种形式化的形状。

而就在不久之前,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那种形状懂的人,自然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