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孔夫子”杨振-深夜拒金,因清廉饮毒酒身亡

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以为只要有了钱,世界上没有什么打不通的关节,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办不成。有了钱,可以把白说成黑,把是说成非。然而世界上偏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把人生的理想与情操看得高于一切,决不做金钱的奴隶,决不让不义之财玷污自己高贵的灵魂。东汉时期的杨震就是其中的一位。

“关西孔夫子”杨振-深夜拒金,因清廉饮毒酒身亡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他少年好学,学识渊博。后来家境贫寒,靠教书种菜维持生计,侍奉母亲。就这样,在家乡教了20多年书,被称为“关西孔夫子”。州郡多次推荐他出来做官,他屡次称病不就,直到50岁时才出来做官,步人仕途。为官期间,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很受黎民百姓的拥戴。

“关西孔夫子”杨振-深夜拒金,因清廉饮毒酒身亡

杨震任荆州刺史时,曾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霞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上任时路过昌邑。王密得知杨震抵达昌邑后,便怀揣黄金十斤,于深夜来见杨震,说:“承蒙恩师多年教诲,学生始终铭刻在心,无以报答,仅备此薄礼,这是我俸禄中的积存,只想略报老师对学生中国历代廉官的节操的荐举之恩,望先生笑纳。”

“关西孔夫子”杨振-深夜拒金,因清廉饮毒酒身亡

不料杨震严厉地说:“我们过去是师徒,现在同是朝廷命官,俸禄之外的金银财物不可再受,否则不就成了见利忘义、爱财贪赃的小人了吗?”他继续说:“师徒之情,情深似海,你能当一名为民请命的好官,便是我最大的心愿,其情胜似黄金。我若收下你的黄金,被外人知晓,岂不坏了我一生的名声吗?”

王密执拗地说:“现在更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厉声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你身为一县之主,万万不可阳奉阴违,害人害己。”王密见杨震清正廉洁、点污不沾,十分感动,只得收回黄金,惭愧地告别了杨震。

“关西孔夫子”杨振-深夜拒金,因清廉饮毒酒身亡

不久,杨震转任涿郡(今河北涿县)太守。他仍如既往,廉洁奉公。他持家也很严厉,子孙常食蔬,出门不乘车。有些亲朋故旧劝杨震置些产业留给子孙,他不以为然道:“使后世称之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他的后人亦以此为荣,保持“清白吏”的传统,还把家里的柯堂命名为“四知堂”,既感自豪也作自警。

水初四年(110年),杨震被征召进京,初任太仆(九卿之一),后迁为太常。永宁元年(120年) 代为司徒丞相),延光二年(123年)为太射(为三公之首)。杨霞在朝为官不阿权贵,遇事正直政言,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关西孔夫子”杨振-深夜拒金,因清廉饮毒酒身亡

延光三年(124年),杨震被一群贪赃受明、结党营私的宦官所陷害,汉安帝刘祜下诏让杨震退休还乡。杨震的门生都来为他送行,- -直送到洛阳城西的夕阳亭上。杨震感慨万分地对子侄和门生们说:“我作为一个国家大臣,不能为国家除去奸佞,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我死之后,你们要像埋葬普通人一样去办理我的丧事,不必送归祖坟,不用建祠庙,更不可铺张奢侈。”说完即饮下毒酒倒地而亡,享年70余岁。

一年后,顺帝即位,奸党的罪恶被揭发,杨震的冤情得到昭雪。顺帝下诏封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并赠银百万,把杨震的遗体重新以礼葬于华阴潼亭。那天,远近百姓都赶来为杨震送葬。并在他的墓前立了一座石鸟像,刻石立碑颂扬杨震的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