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書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筆意好了肯定不錯

好的書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過我們從一個角度去分析、去理解就能很容易解開其中的謎團。哪個角度呢?就是筆意。筆意是什麼?筆意就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精神的自然流露。

好的書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筆意好了肯定不錯

筆意雖然是主觀世界的產物,但它仍來源於創作主體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感覺和昇華。因而才會形成創作上的千差萬別、五彩斑斕的內心世界。加之人有生理和心理的個性特徵,也拉開了人與人之間藝術觀和審美情趣的巨大差異。進而鑄就了藝術家的不同的心理追求和不自覺的藝術表現。創作前的“立意”,就是作者心靈的醞釀和心機的洩露,創作時毛筆通過作者的眼、心、手,忠實地將其藝術觀點、學識、意趣、修養、性靈以及長期在藝術追求中的情緒積累等潛意識作用,像“心電圖”機測試心臟微弱的電波一樣赤裸裸地描畫出來。

好的書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筆意好了肯定不錯

從橫向說,書法分為不同的品類,各領風騷。清代包世臣在其《藝舟雙揖》中將書法的品類劃分為五品,即“平和簡淨、遒麗天成,日神品,醞釀無跡,橫直相安,日妙品,逐跡窮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調自歌,不謬風雅,曰逸品,墨守跡象,雅有門庭,日佳品”。

好的書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筆意好了肯定不錯

從縱向說,清代劉熙載在其所著《藝概》中,將欣賞者首先接收到作品的氣息、格調稱為書氣,並強調以“士”氣為上,他說,“凡論書氣,以士氣為上。若婦氣、兵氣、村氣、市氣、匠氣、腐氣、倫氣、徘氣、江湖氣、門客氣、酒肉氣、蔬筍氣,皆士氣之棄也。”

好的書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筆意好了肯定不錯

無論從橫向還是縱向分析,古人都把書法作為主觀認識的外在流露。從西漢揚雄著名的“書,心畫也”學說到清代劉熙載的“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如其人而已”的著名論斷。都強調“書如其人”。

好的書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筆意好了肯定不錯

當然,這個字如其人並不是指他的階級立場,政治觀點,道德水準,而是他的學識,才智和藝術修養。這種人與書的一致性,恰恰證明了作者主體精神的自然流露是不可抗拒的。如果學書者想繞過主體精神的修養和提高,一味在形式上搞花拳繡腿,博一時之譁眾取寵,那麼就必然走向與書法毫不相干的歪門邪道上去。

好的書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筆意好了肯定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