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个“气球”当灯使

海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上午5点53分,海地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的震源距离海地首都太子港15公里左右,深度约为8公里,由于太子港离震源较近,破坏极为严重。

吹个“气球”当灯使

太子港是海地最大的城市,人口约100万,地震发生后,城市内的不少建筑物都倒塌了,人员也有大量伤亡,因为这次地震破坏力巨大,造成外界与当地通讯困难,更加糟糕的是,当地供电系统也瘫痪了,天一黑下来,救援工作就很难开展了。

吹个“气球”当灯使

有两位参与过救援的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的萌妹Andrea SreshtaAnna Stork就深有感触,海地地震后的夜晚,一片漆黑,两位女孩深刻体会到了夜间救援的不便,同时也为安置点的难民们感到担心,毕竟数以百万计的难民生活在安置点的帐篷里,夜幕来临,也没有灯光,不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许多人都遭遇了盗窃、抢劫……

吹个“气球”当灯使

两位女孩很难受,哎,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要是有那种便捷、充电容易并且照明时间长的照明设备就好了。回国后,两人就开始埋头苦干、刻苦钻研,誓要把这种设备搞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的研发,俩萌妹,不仅是萌妹了,更准确的说是俩发明帝,利用太阳能和发光二极管,发明出了一款充气式太阳能户外应急灯具——

LuminAID

吹个“气球”当灯使

LuminAID非常的小巧,大小就跟手机差不多,非常便于携带,从外观上看,它长得就像个小输液袋。

吹个“气球”当灯使

LuminAID的使用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是属于上手就会的那种,你只需要将它表层的防水塑料展开,然后找到气嘴口,并向里面吹气,此时你会发现LuminAID变成了一个“胖乎乎”的小气袋了。

吹个“气球”当灯使

找到电源板,按下开关键,灯就亮了,当然了,灯的亮度也是非常给力的,最大可以达到65流明,就相当于同时点亮了60多只蜡烛。

吹个“气球”当灯使

LuminAID充电也是非常的便捷,它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的,不仅环保,而且完美地解决了在室外没有电源的问题,在阳光的直射下,约7个小时就能充满电,充满后最长使用时间可达30个小时。即便是阴天或者光照不太足的时候也能充电,只是充电时间长一点。

吹个“气球”当灯使

LuminAID还具有很专业防水能力,充气之后能漂浮在水面上,可以用来做浮标。

吹个“气球”当灯使

世界各地许多救援机构也在使用LuminAID,它对救灾抢险及灾后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海地艾萨克飓风、菲律宾海燕台风、尼泊尔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数以千计的 LuminAID 灯被分发到受灾居民和救援人员手中;同时 LuminAID 也为许多无电力地区带来了光明。

吹个“气球”当灯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