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遊業觀察三支線航空發達如雲上公交

文 / 王培霖

新疆旅遊業觀察三支線航空發達如雲上公交

600公里若在古代,按騎馬時速20公里,需換6、7匹馬不停跑1-2天;在工業時代汽車需8小時、火車10小時。這,就是新疆各地州縣市間常見的距離。交通曾是制約新疆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尤其在旅遊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景短路長”讓不少遊客犯愁。而堪稱“雲上公交”的航空支線發達,正解決了這一痛點,成為新疆一大特色。

到了新疆怎麼遊?大概很多旅行者都為此犯過難。從烏市往庫爾勒遊博斯騰湖, 500公里,去伊犁那拉提草原縱馬,500公里,到和田民豐感受沙漠蒼涼,1200公里,赴喀什逛老城風情,1600公里……傳統地面交通使80%的時間都在景點間的路上,好在如今疆內公交般便利的航空支線提供了更多選擇。

目前,烏魯木齊往北疆至阿勒泰、克拉瑪依、伊寧,往南疆至庫爾勒、阿克蘇、和田等旅遊熱門地,每天各線路都有6-14班航班,至喀什更多時一天有23條航班線路。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天津航空、深圳航空……38家航空公司250條航線不僅帶來區域航空通達性提升,更因市場化讓“打飛的”價格親民。平日裡,疆內航線常見1.5折優惠,如烏魯木齊前往庫爾勒1小時航程僅215元,上千公里至阿克蘇1個半小時航程低至340元。

新疆支線航空的發達,不止從烏魯木齊出發呈“放射狀”,而是“蛛網密佈”形成全疆串飛。目前南北疆串飛、環飛航線有31條,支線機場不經停烏魯木齊直飛內地城市航線48條。隨著地州縣若羌、富蘊、且末、莎車機場工程相繼竣工通航,全區機場密度由“十二五”初的每10萬平方公里的0.96個增至目前的1.20個,至2025年新疆區內將規劃佈局33個機場,繼續保持機場數量全國之最。

與內地各省市間距短、高鐵等地面公共交通發達不同,新疆在“萬里高速大通道”的地面交通發展同時,更因需求催生髮展出四通八達的航空支線。

“飛來飛去”不僅是小眾高端商務人士的選擇,而是普遍大眾正常的消費,以今年國慶黃金週為例,十一假期新疆累計接待遊客1021.27萬人次,新疆鐵路發送旅客146.17萬人,而僅一處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運送遊客就達50.18萬人次,估算目前全疆21個投入使用機場的運送人次,平均每10餘名來疆遊客中就有1人選擇飛機出行。

今天,支線航空實現了疆內“城市到城市”的快捷通行,通用航線也開始為“城市到景區”提供直達飛行服務。如富蘊至喀納斯、石河子至那拉提、克拉瑪依至魔鬼城、博樂至賽里木湖等低空遊覽航線,甚至,有通用航空公司已計劃開展南北疆跨天山“擺渡遊” 航線,將實現“景區到景區”直飛,進一步助力新疆旅遊交通發展。

新疆支線航空市場的生成和穩定運行,與政府補貼機制有密切關係,如果單靠市場自身,未必能支撐起支線航空系統的運轉。

據新疆民航局發佈的《關於2018民航小機場補貼預算方案的公示》顯示,今年新疆17個機場獲補貼比2016年增加2處,仍居全國首位,補貼金額達16869萬元,其中和田機場獲補貼1818萬元最高。隨著地方政府航線補貼政策的出臺,新疆機場集團加大了支線機場直飛內地及疆內串飛、環飛航線開發力度,支線機場航班密度逐年提高,支線機場三大運輸生產指標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這是市場與政府產業政策的良好結合。

在新疆坐飛機旅行,一定要選靠窗的位置,因為你可以俯瞰崑崙山、天山、阿爾泰山三大山脈的壯觀美景。

據自治區規劃,到2030年全區建成200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通用航空縣縣通、團團通,覆蓋農產品主產區、重點國有林區、重點產業集聚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按照樞紐機場+支線機場+通用機場三級航空體系發展模式,構建“三位一體、全面覆蓋”的通用航空網絡。屆時,從空中可觀賞的新疆美景,將更加豐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