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丨明白這個道理,立馬識破傳銷騙術

文丨海舟

傳銷這一從國外流入的銷售方式,衍生成一種害人害己的“老鼠會”,經過政府部門的多次打擊,如今已成過街老鼠,不敢再明目張膽地行騙。可是隨著網絡的發展,傳銷又以各種方式死灰復燃,有的公司藉此斂財,愈做愈大,利潤驚人。近日,權健公司東窗事發,隨著束昱輝等人被刑事拘留,權健百億帝國轟然崩塌,再次將傳銷這一臭名昭著的騙術曝光天下。

論道丨明白這個道理,立馬識破傳銷騙術

傳銷何以僵而不死,甚至愈演愈烈,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企圖通過拉人頭一夜暴富。人人都有親戚朋友、老鄉同學,那就先從騙自己的親戚朋友開始,以致一步步陷入深淵而不能自拔。

最早,傳銷一般的套路大都如此,你某天突然接到一個多年沒有聯繫的親戚的電話,他神秘地邀請你參加這個週末一個很好玩的聚會,你興沖沖地到了會場,原來是一次教你如何迅速發財的傳銷佈道會,一看滿是打了雞血的場面,可又抹不開面子不好離開,只好硬著頭皮聽下去。可是,聽著聽著,如果你意志薄弱,你還真慢慢相信了這一套發財的“秘笈”,他們說,人人都是消費者,但只有既是消費者也是銷售者,你就可以躺著掙錢,在你購買產品消費的同時,分享給你的親戚朋友,讓他們也來購買,於是你就實現身份的轉換,等你的朋友如你所做,以此類推,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暴利所得,可以不勞而獲,迅速完成財富積累。他們的洗腦術是,你第一個月和一個人分享,然後兩個人再和你一起分享,第二個月,就4個人分享,第三個月,就8個人了,到第十二個月時,就有意想不到的4096人了,通過這種神奇倍增,不斷去分享,很快就積累成千上萬的顧客群,每人每月消費1000元,你就賺翻了,從而改變命運。

既然暴富如此簡單易行,那何不一試,結果,這正中你親戚的下懷,你乖乖掏錢,成了他的下線。等到你已經入了圈而不得解脫,只好如法炮製,再去騙你的其他親戚朋友,傳銷的圈子就這樣越做越大,越套越牢。

論道丨明白這個道理,立馬識破傳銷騙術

傳銷中最常用的騙術就是用成功暴富的例子來說服人,誰以前與你一樣,也是在一個單位上班拿死工資,生活緊緊巴巴,自從加入了傳銷後,如今已成億萬富豪,不單是擁有頂級豪車,還有風景獨特的海景別墅,更重要的是擁有大把的自由時間,經常在世界各地自在旅行,這樣有錢又有閒的日子,現在機會就擺在你面前,你真的要錯失發財良機嗎?他們說,某高官的親戚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還有某某上市公司的老總放棄了原來的職位,全職來做他們的產品銷售,加入這樣高層次的隊伍,暴富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他們從不會講傾家蕩產的故事,也不會講夫妻反目兄弟成仇的事情,他們宣稱所講的都是正能量話,做正能量的人,大家都是相互幫助比親人還親的大家庭,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組織像這樣期待你成功,發財的路已幫你鋪好,只等你輕鬆上路。

也許,作為傳銷金字塔尖的人確實會日進斗金,可是這都是成千上萬的底層者血汗的奉獻,他們為什麼只講那少數的所謂成功者,而對那些因傳銷連底褲都輸掉的人卻隻字不提,這樣的事例網上隨便一搜俯拾皆是。那是他們巧妙地利用了倖存者偏差這一現象。

“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論,指的是人們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過程,所以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他們在得出結論的時候,忽略篩選過程,只看到特例的情況。由於大腦是人類耗能最大的器官,而人類長期面臨生存困境,為了節省能量、快速決策,大腦不會全面處理信息,而偏愛那些新奇的、容易獲得的信息。當人們分析問題所依賴信息全部或者大部分來自“顯著的信息”,較少利用“不顯著的信息”甚至徹底忽略“沉默的信息”,得到的結論與事實情況就可能存在巨大偏差。

論道丨明白這個道理,立馬識破傳銷騙術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的讀書無用論,經常聽人們說,好多沒讀過什麼書的人也成了大老闆,但有的唸到博士都混得不行。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得出這樣結論的數據僅僅來自於不讀書的人中的“倖存者”,但卻忽略了看不到卻又龐大到足以影響事件結論的“失敗者”。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從人口基數來看,我國大專以上文憑的人佔到人口總數不到10%,哪怕所有讀博的人都是成功人士,也不可能比低學歷者中的成功人士數量更多。所以普通人往往只關注成功者,而忽視了失敗者這些沉默的數據,這就很容易讓一些人誤以為“讀書沒用,不如掙錢”。在現代社會,讀書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讀書很難成功。

生活中,你一定聽過某些“神醫”“神藥”的宣傳,有時候還會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訴你“誰誰誰就被治好了”,但是事實上只有治好的人才會宣傳,而剩下的部分人都不會再說話了,因為除了神醫本人誰也拿不到全樣本數據。傳銷致富的神話也是這樣被製造出來的,你只看到塔尖的億萬富豪,卻沒有看到一將功成萬骨枯,傳銷家破人亡的事在他們那裡從來只是“沉默的信息”,所以你看到的都是那些所謂一夜暴富。

傳銷騙術就是這樣有選擇性說教,從來只會說你喜歡聽的暴富神話,而你如果只關注你喜歡的信息,便會離事情的真相越來越遠,從而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作者系文化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