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攻中央蘇區兵敗被俘,又僥倖脫身的3位國民黨師長,結局如何?

1930年底至1933年初,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先後發起了四次“圍剿”。蘇區軍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運用誘敵深入等靈活多樣的戰略戰術,一次次打退國民黨反動派的猖狂進攻,先後殲敵8萬餘人,活捉、擊斃敵軍師長就達10個,其中有3位敵師長,被俘後,僥倖逃脫。

圍攻中央蘇區兵敗被俘,又僥倖脫身的3位國民黨師長,結局如何?

1930年12月,蔣介石調動10萬軍隊,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一次“圍剿”。在第一次反“圍剿”之前,毛澤東與朱德計劃暫時不打張輝瓚第18師,先打譚道源的第50師。因為譚道源第50師孤軍深入,已到了樂安與寧都交界的源頭圩,距紅軍集結地小布已不足15公里。與張輝瓚18師相比,譚師是乙種師,8000餘人,比張師人數少得多。

小布至源頭圩之間,有一條長長的山谷,兩旁山高勢險,紅軍決定在此設伏。12月25日、26日,紅軍在這山谷設伏兩夜,卻未見譚道源人馬,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25日一大早,有一個從小布逃出的地主跑到源頭圩,向譚報告了紅軍的設伏情況。譚道源接報後,立即收回了進攻小布的命令,並向時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發電求援。魯滌平隨電令張輝瓚師出動兩個旅向小布移動。張輝瓚師最終在龍岡被紅軍殲滅。

龍岡獲勝後,紅軍即揮師向東,直指駐守寧都東韶的譚道源50師。1931年1月3日上午,紅3軍團與紅12軍趕到東韶,搶佔了黃泥寨制高點,從南北西3面向敵人發起圍攻。下午1時,紅軍以數倍於敵的兵力發起總攻,敵第50師151旅遂即被擊潰。紅軍斃敵近千,俘敵3000餘,而此時的師長譚道源也正在151旅指揮戰鬥。譚道源混雜在俘虜群裡,已換了服裝,穿著如士兵一樣。

圍攻中央蘇區兵敗被俘,又僥倖脫身的3位國民黨師長,結局如何?

紅3軍團急於趕到前面去追擊第50師的150旅,就把這3000餘俘虜放掉了,敵師長譚道源也夾在其中一道被放。譚道源是湖南湘鄉人,生於1887年,1946年8月2日,病逝於長沙,終年59歲。

在中央蘇區第二反“圍剿”中,面對國民黨20萬大軍,毛澤東提出先打國民黨王金鈺第5路軍的戰略。王金鈺第5路軍下轄5個師,都是雜牌軍,又是剛從北方調來,水土不服。這5個師中,就有公秉藩任師長的第28師。

公秉藩,1900年出生,陝西扶風人,時年31歲,正欲找機會表現一番。早在第一次“圍剿”紅軍時,他就率部搶在張輝瓚前頭,於1930年12月19日上午開到東固。由於守在東固的紅12軍已於前一天下午撤走,公秉藩恰好拾個漏子,未費一槍一彈即佔領了東固,受到嘉獎,獲獎金一萬大洋。

1931年4月30日,紅軍主力向東固集結,總兵力達3.2萬餘人,分散住在東固區域各農家。為防逃亡地主向國民黨軍通風報信,紅軍與地方蘇維埃政府進行了嚴密封鎖警戒。

圍攻中央蘇區兵敗被俘,又僥倖脫身的3位國民黨師長,結局如何?

這時,公秉藩第28師就駐在40裡外的富田。5月4日,公秉藩獲悉東固有大批紅軍的消息,嚇了一跳,又不相信是真的,立即電告南昌行營。南昌行營派飛機偵察兩天,因紅軍都分散於老百姓家裡,敵機未能偵察出有大批紅軍集結的跡象。其後,公秉藩又派出一個連前往東固搜尋紅軍蹤跡,也未發現紅軍。

5月14日下午,紅軍總部電臺截獲公秉藩師的明碼電報,得知他將於15日向東固進擊。毛澤東、朱德立即作了戰鬥部署。

5月16日上午一大早,公秉藩率28師來到東固白雲山,很快進入紅軍埋伏的口袋陣。佔據了白雲山九寸嶺、觀音崖等有利地形的紅軍,居高臨下,萬槍齊發,手榴彈雨點般砸向敵陣。下午2時,紅3軍團趕來參戰,合力總攻幾十分鐘,即擊潰敵第28師,俘敵近4000人。

戰鬥接近尾聲時,公秉藩師長帶上五六十殘兵,趁亂溜出紅軍包圍圈,在山野荊棘中落荒而逃。幾經周折,5月19日,公師長一夥逃至值夏,被該鄉幾百赤衛隊包圍擒獲。

圍攻中央蘇區兵敗被俘,又僥倖脫身的3位國民黨師長,結局如何?

赤衛隊在登記被俘敵人時,公秉藩謊稱自已是 “營部書記”,旁邊隨行兵丁也加以“證明”。第二天早飯後,赤衛隊給他們每人發3塊大洋做回家路費。發到排在最後的公秉藩時,剛好只剩下一塊大洋。赤衛隊員說再去取,讓他稍等。公秉藩生怕被識破了走不脫,忙說:“同志,吉安離這兒不遠,有一塊就夠用了。”發路費的赤衛隊員見他自己不願意等,就很客氣地揮揮手:“那好,你走吧。”

1951年,公秉藩在西安被捕,被判刑10年,1961年12月25日獲特赦。後任陝西省政協委員。1982年1月2日在西安病逝,終年82歲。

1931年9月15日,紅軍主力來到興國方石嶺,截住了蔣鼎文第9師兩個旅、韓德勤第53師。蔣鼎文早年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堂,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他的部隊戰鬥力甚強,被殲滅4個團,仍有兩團人馬逃走。韓德勤則不然,在紅軍猛烈衝擊下,整個戰陣混亂不堪。知道敗局已定,敵53師各級指揮官四下開逃。在滿山滿谷紅軍戰士一片“繳槍不殺”的喊聲中,大批敵兵舉槍過頭,紛紛投降。在見首不見尾的俘虜隊列中,韓德勤身穿士兵裝,混在其中。

圍攻中央蘇區兵敗被俘,又僥倖脫身的3位國民黨師長,結局如何?

興國方石嶺之戰,紅軍殲敵3000有餘,俘敵5000餘。這麼多俘虜,蘇區如何安置?只得當天予以釋放。同其他被俘兵丁一樣,韓德勤在領到了紅軍發給他的兩塊銀元后,脫身而去。當時紅軍並不知他就是53師師長。

韓德勤系江蘇泗陽人,生於1892年10月8日,1949年3月退往臺北,1952年退役從政。1988年8月15日,病故於臺北家中,時年9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