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臨在娛樂圈被“學術打假”時,學術圈在幹什麼?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宋祖禮

對於娛樂圈的“人設崩塌”,吃瓜群眾可能已經見怪不怪了。然而,我們不能容忍一個走上國內一流高校“學歷之巔”的人,輕易就垮塌下去,因為他的“人設”不僅有娛樂圈的流量鋪墊,更有頂級學術殿堂的學術“背書”。

翟天臨在娛樂圈被“學術打假”時,學術圈在幹什麼?

一個娛樂明星形象垮塌了,觀眾只需“用眼球投票”,不再消費其作品也就罷了。然而一個剛被北京大學聘為博士後的北電博士,三千字的論文都寫不好,這不是在踢娛樂圈的屁股,這分明就是在打學術圈的臉!

翟天臨在娛樂圈被“學術打假”時,學術圈在幹什麼?

▲翟天臨在微博上傳的錄取通知書

令人擔憂的是,自2月7日相關平臺曝光翟天臨沒有公開發表的論文開始,到翟天臨的履歷被扒及其3000字的論文被查到重複率高達40.4%,四天來,深扒、查重,都來自曾被論文“折磨”的網友。

翟天臨在娛樂圈被“學術打假”時,學術圈在幹什麼?


翟天臨在娛樂圈被“學術打假”時,學術圈在幹什麼?

▲網友評論

那麼問題來了,這四天中,此事真正的相關方在做什麼?

除了翟天臨的團隊貼出了一個求錘得錘的公告,北京電影學院與北京大學至今全無回應。而被傳出將翟天臨列入“學術不端案例庫”的四川大學,如今相關官網並無記錄,儘管川大官微下對“硬剛”的做法讚譽頗多,但其對此事真假卻再無回應。

翟天臨在娛樂圈被“學術打假”時,學術圈在幹什麼?

▲網傳截圖

學術圈如此鴕鳥姿態,莫非想讓娛樂圈的事情止步於娛樂圈?

火已經燒到了家門口,卻各自默契地修起了“閉口禪”,除了坐視事態發酵,意義何在?

如果說對自己聲譽的愛惜是一個人對其社會地位的起碼自重,那麼對自身學術尊嚴的珍視就應該是一個學術機構的羞恥底線。

有意思的是,在四川大學學術誠信與科學探索網上,筆者沒有看到這篇《翟天臨博士畢業卻不識知網?工作室與本尊齊回應》,卻看到了同濟大學樊秀娣博士所作的文章:《懲治學術不端,“縱容”是最大“敵人”》(原文查看:http://xscx.scu.edu.cn/info/1004/10259.htm)。

翟天臨在娛樂圈被“學術打假”時,學術圈在幹什麼?

▲學術誠信與科學探索網截圖

在文章中,樊秀娣博士將國內學術造假亂象的原因歸結為學術機構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文中寫到:

“反觀我國,學術機構內部成員的學術不端問題幾乎都是由外部‘捅出’。許多學術不端問題不是機構領導不知情或無人舉報,而是領導‘睜眼閉眼’任其發展的‘縱容’行為。”

此言可謂翟天臨學術問題爆發的讖語。

樊秀娣博士還寫到:

“縱容學術不端之風一旦形成氣候,除非有外力介入,一般難以打破。這種帶有組織縱容性質的學術不端問題,既是國內學術不端呈現的一種現象,也是學術‘打假’成效不很明顯的根源。”

此語可謂相關學術機構處置翟天臨一事的諫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