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自然摄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通过拍摄者的视频和照片,不在现场的人也能看到平时难以见到的野生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境,习性以及行为。

有趣的摄影内容会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关注乃至保护的行列,但是有的摄影作品,在高清到可以数毛的照片或录像的背后却隐藏着其它的故事。

它们所记录的并不是自然状态下的动植物,美丽的照片也有可能是诱拍的结果。鸟类作为颜值高又相对容易见到的动物,被诱拍的情况尤其多,下面就拿鸟类为例来讲讲诱拍。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劳争食螳螂,看起来是不是特别精彩?其实照片里的螳螂是被线拴着的,想跑也跑不了(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诱拍?

诱拍简单来说就是在鸟可能出现的地方人工造景,然后在希望鸟出现的地方放能把鸟吸引过来的东西。

最常见的诱法是用食物,在造景台上洒面包虫吸引食虫鸟靠近;还有非常缺德的,例如把繁殖季节尚未出巢的幼鸟固定在造景台上,以此引诱亲鸟拍摄喂食图。

为什么会有诱拍这种行为?

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拍鸟这件事。虽然不同鸟的体型大小和习性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些有翅膀的生灵在被赋予了飞向天空的能力时,就说明了它们可以快速地离开不会飞的家伙们的视野,比如我们。

对于这一点,经常观鸟或者拍鸟的人应该深有体会。

想要拍到一张合适的照片很考验耐心,跑到很远的地方蹲守几天连想看的鸟都找不到也是很正常的。

有的鸟生性隐蔽怕人,它们会躲在树丛或芦苇丛中很久才露一下面,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飞走;有的鸟活泼好动,等你好不容易对上焦了它一个展翅瞬间就不见了;有的鸟日常生活的地方远离人群,平时只能见到空中飞着的鸟影……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凤头雀莺,想拍到自然的照片需要等待和等待.大猫摄

想要拍到满意的原生态照片,在知识足够充足、对鸟相当了解、设备足够给力之外还需要相当成分的运气。

而诱拍就不需要费这么大劲了,在鸟可能出现的地方摆好设备架好景,然后食物一摆,等着就行了。

诱拍的造景不会像自然状态下那样有很多遮挡物,食物摆放的位置又是按照想要拍摄的角度来的,只要诱得到鸟,想拍出高清大美图就容易多了。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川大望江校区诱拍现场(诱拍的是大爷,没有学生参与),图片来源见水印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圆明园诱拍红胸姬鹟(图片来源见水印)

总的来说,诱拍的人大多是想要拍出好看的片子却又没有耐心去找、去等、去把自己融入自然的人。总想着,既然有捷径,那么又何必付出辛苦,只要照片拍得好看就行。

至于会对鸟造成什么伤害,会对生态造成什么影响,这些事,统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鸟的状态如何无所谓,只要构图好就行。

鸟总是在无遮蔽的地方会不会引来捕食者,提高被捕食风险?不用考虑,只要能拍清楚就好。

观鸟的朋友甚至遇到过向他炫耀全套诱拍设备还夸口“你能看到这些鸟全都是因为我诱过来”的人。

诱拍有什么危害?

首先说行为,自然摄影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记录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这些东西在诱拍的照片和视频中是得不到的。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近期某转发量挺大的视频,结尾处出现了人为放的菜叶子。红翅旋壁雀生活在崖壁附近,自然状态下不会飞到菜叶附近,然而事实就是,这是人为造景后用面包虫诱拍的。

诱拍不仅不会向我们展示自然行为,有的时候还会改变拍摄对象原本该有的行为。

在迁徙季节诱拍可能会导致原本该随大部队迁移的鸟停留在不该在的地方,之后可能会因为气候不适宜,或难以找到食物而岌岌可危。

被人喂熟的鸟可能会渐渐失去对人类应有的戒心,而更容易成为偷猎等不法行为的牺牲品。

选择诱拍的人只想着自己便利,所以诱拍时选择的食物也不是合适鸟类的而是选择容易买到的。

用来诱拍食虫鸟的大多为面包虫,诱拍食鱼鸟的会放锦鲤之类鲜艳的鱼,诱拍猛禽会放小白鼠或鸽子。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自由老人摄,用自己镜头记录下他人诱拍,抵制不文明拍鸟行为。

单一又大量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被诱拍的鸟的健康出现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不易被观察到。

举例来说,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这段时间有人用绳子拴活鸽子诱拍雪鸮。肉鸽的体内比野生鸽子体内多许多的口腔毛滴虫,这些寄生虫对猛禽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

为了诱拍时更方便,有的人会使用金属丝,大头针之类的东西固定食物,鸟在取食的时候可能会伤到喙,更严重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一起吃下去,这些东西在鸟体内会怎么样,想一想都会觉得痛。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虽不出自上述视频但与上述视频基本在同一地点的照片,树枝上挂着一截铜丝。(图片来自网络)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南汇东滩诱拍现场,铁丝穿着面包虫。(图片来源见水印)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杭州植物园铁丝穿青蛙诱拍伯劳。(图片来源见水印)

曾经为了诱拍天坛公园的欧亚鸲,有人直接用铜丝穿面包虫导致欧亚鸲取食时吞下了一截铜丝(之后这只欧亚鸲消失不见了,是离开了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离开了没有定论)。

在北京动物园,被诱拍的白喉矶鸫吃到了大头针,所幸在费了一番功夫后还是吐了出来。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台北鸟会在日本树莺体内找到的大头针,图片来源:e-info.org.tw

上文曾提过,繁殖季节还会有人把幼鸟从巢中掏出来,放在无遮挡的暴露区,从而诱拍亲鸟喂食雏鸟的照片。

然而,还没出巢的幼鸟非常脆弱,没有鸟巢和遮蔽物保护的幼鸟被捕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同时,如果鸟巢和其余的雏鸟在附近,那么一整窝幼鸟被捕食者灭掉的概率也会增加。

亲鸟一个繁殖季里辛苦筑巢捕食哺育后代的努力可能全部白费,即便没有被捕食,暴露于空旷的地方也可能会让幼鸟遭受风吹雨淋暴晒而死。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被绳线固定在枝头上的白胸翡翠雏鸟。来源:台湾《联合报》

如何识别诱拍照?

诱拍有很多危害,诱拍的视频或照片不应该被提倡,也不应该被赞扬,这里有一些比较初级的识别诱拍的方法。

首先是看照片中是否有出现面包虫,或者小白鼠这些自然状态下不会出现的动物。

鸟嘴里叼着面包虫的照片基本都是诱拍的,也有只出现金属丝的情况(当然如果有金属丝那就更恶劣了,请回忆一下上图日本树莺那张照片)。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举个例子,花中央的面包虫这种不符合自然状态的照片百分之百是诱拍的。(图片来源见水印)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毛脚鵟爪子上抓着一只小白鼠,虽然毛脚鵟确实会以鼠类为食但这个小白鼠明显是买来诱拍的(图片来源鸟网)

二是背景中有明显的人为痕迹。

比较常见的是切的很干净的树桩子。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鸟很喜欢站光秃秃的树枝上,所以这一点要结合鸟的习性和背景来看,很多在桩子上的照片也是自然行为的正常拍摄。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比如这张就是自然状态下的红腹红尾鸲站在桩子上的正常行为。 大猫摄

但是这种就......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你看红翅旋壁雀站的这个切面是不是特别人工。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毛脚鵟即将扑食的那根桩子已经挺典型了,当然上面还有只小白鼠可以更加确定是诱拍(图片来源鸟网)。

当然前两点也可以更加明显的结合在一张照片中,比如这样: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去到诱拍现场的鸟友拍到的照片。 朱浩强摄

除了切的整整齐齐的桩子,插得很人为的水果浆果也是一个判断依据: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找到的照片比较糊,不过左边桩子上插的红果子也算是明显的诱拍痕迹了。(图源网络)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人为的、非常刻意悬挂的葡萄。图片来自网络。

三是看照片背景和鸟的生境。

这一点需要对鸟有一定的了解。如果鸟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环境中有不自然的场景,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地方。

前面红翅旋壁雀是比较明显的例子,不太明显的就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知识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鸟的分布来看照片内容是否有异常,这里也不一定是诱拍的问题,但是也可以看出是不是正常状态。以下图为例: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在奥森拍到的红头长尾山雀(图来自中国观鸟论坛)。

论坛里关大师是这样解释这些图片的: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有的诱拍人会去买笼养鸟来放生以便拍到更好看的照片,因为笼养鸟已经喂得比较熟了,直接拍放生鸟可以省去把鸟喂熟所需的时间。

北京地区有人买下红嘴相思鸟放生诱拍,这些南方鸟不耐寒,在北方很有可能过不了冬,为了拍照片拍视频就如此漠视鸟的生命,这种行为更应该被抵制。

诱拍是不尊重自然、不尊重生命的行为,诱拍出来的照片或视频即便高清绚丽也不应该被提倡被追捧,也不应该说 “学习了,欣赏老师佳作” 这样盲目的崇拜。

诱拍无法展示自然行为,而是把野生动物作为吹嘘自身的工具。

拍鸟人的本心应该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拍鸟人的追求应该是最自然最原生态环境中的鸟。

走到自然中去才能真正了解自然,能做到尊重才能做到进一步的了解和保护,希望大家能做到抵制诱拍,让自然摄影回归到自然中去。

PS:


大自然的真义不仅在美,更在于美生长的时间。它们存活,展翅,繁殖,自由而美丽,难道不值得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珍惜么?

- END -

.........关于观鸟,你还可以读.........

更多:

撒一把虫子就好了?让我们来谈谈诱拍这件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并且给我们标星哦!

安静守候,温柔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