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營收降300億,產品老化,曾問鼎中國首富


五年營收降300億,產品老化,曾問鼎中國首富


娃哈哈是世界上產量第五大、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創業者、企業家,宗慶後帶有初代企業家的那股韌勁,不服輸,倔強。他賣過冰棍,做過農活,修過大壩,42歲創業……年逾古稀的宗慶後經歷過坎坷,也曾問鼎國內首富多年,極富傳奇色彩。

五年營收降300億,產品老化,曾問鼎中國首富


最近,宗慶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於上市,公司現在不缺錢,如果未來要上需要大資金投入的項目,也可以考慮上市。對於娃哈哈上市,這已經不是宗慶後第一次鬆口了,早在去年娃哈哈三十週年慶典上,宗慶後就一改多年來“堅決不上市,娃哈哈不差錢”的老調,表態稱,上市以後能加快企業發展,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此外,在今年3月,有媒體報道稱,娃哈哈以每股2.6元的價格清退員工股份,這一消息被認為是公司將要上市的前奏。根據新公司法規定,擬上市公司向證監會申請上市的時候,股東人數不超過200人。娃哈哈從1993年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全部股東數量已經超過15000名。所以,如果娃哈哈想要上市,公司就必須要回購員工股份。

過去娃哈哈宗慶後一直聲稱不願意上市,他不想上市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是,娃哈哈這麼大的一個集團公司,流動性充裕,銀行找上門來要求貸款。我們公司不差錢,為何要大費周章去上市呢?

二是,前幾年資本市場給人的印象是企業上市圈錢的地方,上市公司良莠不齊,業績常變臉,股民對擬上市公司扎堆上市圈錢,深惡痛絕。宗慶後為了表示自己不想圈股民的錢,宣佈不想上市是要與其他企業區別開來。

三是,上市後公司的一切事情都會暴露在聚光燈下,做什麼事情都會受到約束,這對於民營企業來說,上市不一定符合宗慶後的家族利益。

曾幾何時,江湖上有個“永不上市聯盟”,他們是順豐、華為、老乾媽以及娃哈哈。不過,就在去年2月,順豐在深交所上市。現如今,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又幾度鬆口稱考慮上市 ,至此聯盟已然土崩瓦解。

五年營收降300億,產品老化,曾問鼎中國首富

五年營收降300億,產品老化,曾問鼎中國首富



五年營收降300億,產品老化,曾問鼎中國首富


目前娃哈哈已經從單一的飲料產業,逐步向服裝、白酒、房地產業等領域發展。娃哈哈曾推出的“啟力”牛磺酸功能飲料,最終鎩羽而歸。除了啟力,還有面向中產的貓緣咖啡、清透椰子水、曾經輝煌的綠茶也被康師傅、統一、農夫山泉的茶飲料擠下貨架。


娃哈哈實際決策人、掌門人仍是宗慶後。他仍然奮戰在一線,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據媒體報道,31年來,宗慶後一直走在市場一線。多年來,他一直親力親為,公司幾乎所有重大的市場決策都是他一人拍板。在其73歲高齡時,宗慶後依然精力充沛,生活、工作節奏飛快。基本上住在辦公室,每天早上7點前上班,晚上11點下班。這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工作節奏。宗慶後所有事情親力親為,導致娃哈哈缺乏人才優勢。

有知情人士坦言,宗慶後獨女宗馥莉已進入娃哈哈10餘年,卻未進入娃哈哈核心管理層。或許是意識到無法改變帶有父親濃厚色彩的娃哈哈,宗馥莉曾表示過,在飲料界希望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非遵循原有的娃哈哈模式。不過宗馥莉主導的幾個產品似乎也並未見成效。比如16年7月,宗馥莉推出的高端定製化果蔬汁品牌——KellyOne,目前僅在上海和杭州小範圍中可見。此後,她把目光放在了資本市場,希望通過收購新品牌來給娃哈哈帶來新活力。去年4月,宗馥莉所控股公司與香港上市公司中國糖果簽訂收購意向書,但宗馥莉入主失敗,合作告吹。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上市只是契機,資本市場不是萬能的,娃哈哈真正需要的也不是融資、資金,這家公司本身現金流充裕,它不缺錢,娃哈哈真正需要的是藉助資本市場進行公司現代化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