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精華:王煜全發佈《科技消費品2019年十大走勢》

雖然CES2019已經結束,但我們前哨2019的征程才剛剛開始。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出了CES最後一天王煜全老師發佈的

《科技消費品2019年十大走勢》,希望以下滿滿的乾貨不僅可以在工作上對你有用,也能夠在生活、學習過程中為你加油。一起來看看吧。


汽車:開始考驗量產能力

CES精華:王煜全發佈《科技消費品2019年十大走勢》

當我看到所有的大車廠的重心都轉到油電混合的時候,就知道電動車其實已經成了。中國很聰明,中國新能源車幾乎沒有做油電混合的。我們已經是跨越式發展了,因為傳統汽油車太強了,正面競爭的價值很低。

另外,5G自動駕駛還很遙遠,但是技術外溢性很明顯,從今年開始,汽車裡應該都配備有GPU了,如果你將要買的車還沒GPU,那你得考慮一下。即使我們不知道5G自動駕駛什麼時候來,但總要有點準備。

我們看到現在的平衡車,小購物車、包括送貨車等,越來越多的移動工具開始有自動駕駛能力,這個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5G:仍需考驗耐心

以前3G,4G正式進入市場之前,剛開始活躍的都是設備商,然後是做內容的運營商,運營商宣傳完以後,應用才會慢慢出現,比較滯後。

因為沒有應用平臺就沒法做應用,沒人能夠搭一個遠程的5G環境,所以,演示效果都做不出來。那怎麼會有開發和用戶呢?

所以5G會比大家預想的要來的晚。

現在忽悠5G的都還只是設備商,明年可能忽悠5G的運營商會多起來,那應用可能會到後年,所以,5G應用的最大的風口會是後年或者大後年。而且5G的影響會比預想的要大。


AR/VR:蓄勢待發

CES精華:王煜全發佈《科技消費品2019年十大走勢》

我們說AR最終改變世界,當虛實結合的時候,不光虛的能給實的賦能,像桌子椅子長寬高,用AR設備看一眼就可以量出來。而且實的也能給虛的賦能。我們量出來的東西可以發到另一個虛擬世界去,變成虛擬世界的工具,那這個世界就會很豐富多彩。

我們現在還生活在二維的世界裡,有了VR之後,相當於突然有了第三維,就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個變化的複雜程度給我們帶來機會甚至會超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現在是給每一件事上賦能。但是VR和AR會讓我們增加好多件事。

在兩年以前,人工智能、VR/AR是並駕齊驅,大家覺得這些技術都很好,這兩年幾乎所有人認為人工智能更厲害,VR、AR不再重要。但從長遠來看,VR、AR改造世界的能力比人工智能要好。因為它能創造很多新的內容。

人工智能迄今為止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它沒有想象力,創造不出新東西。但是這個世界未來的發展是要產生N多個新的世界,所以我們不應該低估VR、AR帶來的廣泛影響力。

無人機:應用空間有待擴展

沒有無人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扁平的,有了無人機以後,我們的世界突然變的立體了,現在很多照片、鏡頭拍的角度,都不是從地面拍的,所以,拍攝無人機會逐漸進入成熟期。

而且無人機競技和娛樂的未來會一片光明,就像我們說過的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點擊藍字可回顧全文),目前因為沒有AI和 5G的支持不好玩。自己一人看也不好玩,很多人一起遠程看才好玩。所以,我們說無人機的應用空間有待擴展。

不管你是用無人機做航拍裝置,還是傳遞實時的3D信號給景點的遊客。無人機將會成為很多應用的承載平臺。

我覺得中國很多景點都應該設置有無人機。比如像華山,你從山上看到的景色和你在雲端看到的一定是不一樣的,或者在懸崖外邊的一點看,比在懸崖上看又有了一份意趣,甚至你可以體驗在華山上跳下去的感覺?我們人做不到的,無人機可以做到。

商用機器人:玩具市場潛力巨大

CES精華:王煜全發佈《科技消費品2019年十大走勢》

首先我們認為,陪伴機器人是個偽需求,陪伴機器人在未來應該有市場,但是現在市場需求還不夠,因為它的複雜度不夠高,人與機器就建立不起感情。所以陪伴機器狗比陪伴機器人要強,現在的玩具狗也能達到陪伴的作用,因為我們對動物的預期沒有那麼高,但要設計一個人形的機器,人就會產生預期,這個機器人應該要夠複雜,說話要能懂,目前來看還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現階段,智能玩具的發展空間特別大。我們可以讓玩具的行動更復雜。舉一個例子,未來應該有玩具的操作系統能打通玩具之間的關係,如果這些玩具能夠互相認識,互相可以打招呼。孩子就會覺得他是這些玩具中的一員,就不會覺得孤單了。

其實這事並不難,技術上完全具備,我們看到連智能家居都有互動操作系統,玩具為什麼沒有,所以智能玩具潛力巨大。

智能家居:有2B沒2C

以前智能家居的核心就是一個控制面板,特別複雜,越複雜的控制面板意味著越沒有人想使用。我當時判斷語音交互的問題解決了以後,智能家居有可能騰飛,現在看起來至少還沒有騰飛,既然問題都解決了,市場還起不來說明什麼問題?就是主流應用需求仍然沒有找到。

通過這次看CES,我的理解是,現在是to B時代而不是to C時代,

意思是沒有消費者願意買,但是沒有商家能不買。

如果新的樓盤還不智能,就成了銷售的弱點。可能樓盤智能化也不是賣點,但是不智能就會是弱點。所以各個新樓盤都會是個大市場,智能家居會逐漸成為房地產的標配。看似沒有用戶市場,但是B端市場依然發展很快。


智能後臺:數據決定一切

我們說數據會是21世紀的石油,企業有了智能後臺以後就有了數據,就可以基於數據做決策,不管是自建還是購買,各大公司一定要開始行動,未來的公司一定會基於數據做決策。

設想一下,在一個商場的不同地段、不同時段、不同的人進來以後,運營商想監測的數據基本都有,比如進來一個人,屬於中年,運營商通過消費記錄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大概財富狀況,然後這個人3點在蘇寧逛了40分鐘,4點在國美又逛了40分鐘,那他一定是想買電器吧。

如果能把這麼精確的數據都捕捉到,就會有一些方案讓這個人留在蘇寧或者國美,誰擁有這個數據誰就有巨大的優勢。而且數據所有者可以要挾任何一方,如果蘇寧不買就賣給國美了。所以數據一旦被掌握以後,就會出現比數據隱私更恐怖的數據霸權。


顯示器:將無所不在

CES精華:王煜全發佈《科技消費品2019年十大走勢》

我們指的是智能顯示器,不是電視,它可以是個掛畫、是個菜單,可以放在帽子或衣服上,眼鏡或頭盔裡。

當你開車時,前風擋就是顯示器。甚至未來當我停下車時,車就變成一個環繞立體聲的家庭影院,前風擋就變成一個亮度很高的一個電視屏幕,把車停在停車場就可以看電影。這是用不了多久就能解決的技術,不需要飛躍性的知識就能實現。

顯示器的特點,第一是無處不在,這是大前提。第二個特點是高清,柔性和智能化。這樣內容訂閱就變成APP了,智能屏和手機互動會成為標配,這也是正在發生中的潮流。

人工智能:機器也要終身學習

從這次CES來看,人工智能的技術革命大大放緩,雖然LG的演講讓我們有點失望,但是吳恩達的演講我覺得很有收穫。

最大的收穫的是吳恩達講到未來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的第三點,

機器的終身學習(點擊藍字可回顧全文)。終身學習意味著起步越早優勢越大。以前的機器變老說明應該淘汰了,現在老機器才是好的。以前你不著急用機器,因為機器越新越好。而現在,越老的機器越值錢,因為它可以終身學習,設備可以更新,而學習能力是需要花時間培養的。

還有一點是,人工智能將改變每個行業領域,關鍵是你的領域能不能結合人工智能。你要琢磨結合點在哪裡。因為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你建立新的行業壁壘。

技術創新:應用貼近生活

技術正在賦能各個行業領域,而且正在成為生活中的新時尚。

以前很多人把技術與珠寶相結合就是當作U盤,當可穿戴,用來測心率,但是這次我們在CES展上看到珠寶與技術的結合,可以是建立感情,或者抒發情緒的載體。所以我們說需求才是終極的驅動力。

當然找需求的過程當中,你會發現我們往往會找到技術,因為技術加需求可以形成壁壘,我們很多人創業時會忘掉壁壘這件事。很多人說我的產品做的很棒,能不能成功?我回答說那要看你的競爭對手是不是比你還棒?所以在這個人人可以參與技術創新的時代,你要學會將技術賦能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CES精華:王煜全發佈《科技消費品2019年十大走勢》

最後,我想說,我們學習的目的是成為專家,而不是為了尋找談資。我們交流的所有東西,是希望你有用、能用。

你的知識要變成一種感性的、有溫度的知識,變成你自己的判斷和習慣,這個時候你就會對未來有了解,你就會堅定地相信一切事情是必然會發生的。

也許你期望的未來總是比你想的來得晚一點,以至於你會等得非常焦慮,但是它總是會來的。

所以我們需要抱團取暖,我們需要相信未來,我們需要在堅持不住的時候再堅持一下,因為它總是會來。

這個世界有很多拐點,充滿變數,如果我們在充滿變數的時候已經布好了局,那麼,等變數最後出現的時候,就是我們證明自己能力的時候。

而我們等待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親身參與,是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