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筆下的濰坊教育均衡發展之路

2018年第24期《人民教育》刊登了國家督學、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的一篇文章《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那些事》,回眸濰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歷史演變,展望新時代基礎教育的發展前景。時值改革開放40週年,濰坊教育事業踏著改革發展之路而來,也正向著“學校精緻、育人精準、學生精神、管理精進”的方向繼續前進。讓我們一起來看李希貴校長描述的濰坊教育均衡發展之路。↓↓↓

見證!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筆下的濰坊教育均衡發展之路

見證!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筆下的濰坊教育均衡發展之路

見證!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筆下的濰坊教育均衡發展之路

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那些事

感謝這個充滿激情與夢想的偉大時代

2001年5月,我從山東省高密市教委主任調任濰坊市教育局長。那時的濰坊市發展狀況頗有典型性:既有山區,聞名全國的沂蒙革命老區,其中沂山就坐落在濰坊下轄的臨朐縣,也是沿海城市,有150多公里的海岸線;有經濟實力位列百強的縣,也有國家級、省級貧困縣。城鄉發展不平衡、縣域發展差距大是一個突出問題。自己雖然擔任過農村學校校長,比較瞭解基層的實情,但是接任市教育局長後,我還是把跑縣市區瞭解全面情況作為“重中之重”,找準統領全市教育工作的“切人點"。

濰坊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改革開放創造了許多聞名全國的經驗:農業,有被中央肯定的“諸城模式”“壽光模式”“濰坊模式”;工業,有被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肯定的諸城國有企業改制,還有濰柴等一批改革典型。教育也一樣,幾乎縣縣有特色、有改革的亮點。為此,《人民教育》原總編輯劉堂江、《山東教育》社長鞠慶友、主編畢唐書總結為教育的“濰坊現象”,尤其是壽光,不僅城區學校辦得好,農村學校一點也不差,1992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首批通過國家“兩基”驗收;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同樣辦得紅紅火火。時任市教育局長張文南曾擔任過市政府秘書長,非常善於學習,理論水平高。但是教育如何再上新臺階,特別是處於改革百舸爭流的環境之中,面對群山無峰的現狀,感到有點迷茫。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壽光教育辦得好,有非常強的典型意義,但是卻沒有一個科學的概括、統領的理念,在反覆比較、深入思考後,“均衡”這個詞反覆出現,城鄉學校均衡、各類教育均衡、育人質量均衡,讓每一位孩子在均衡中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到發展帶來的公平,這不就是政府辦教育的初心嗎?

帶著思考,我們向傅國亮總編輯彙報,希望《人民教育》能關注一下壽光教育,教育均衡應該成為基礎教育的追求,壽光可以成為引領的旗幟。他們更感受到了這個典型的時代價值。之後,傅國亮總編輯親自決策,梁偉國、李振村兩位“大筆桿子”具體擔綱,到壽光會見黨政領導、走進學校,與校長、教師、學生座談,傾聽家長感受,集腋成裘。2002年《人民教育》第3期,以特別報道形式推出了《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幸福成長一山東省壽光市教育均衡發展透視》的長篇通訊,並配發本刊評論員文章《壽光的發展觀》。

這篇文章鮮明的“均衡”理念與實踐,隨即引起教育部領導的關注,當年3月1日,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王湛作出批示:“《人民教育》刊登《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幸福成長一山東省壽光市教育均衡發展透視》的報道並配發評論員文章《壽光的發展觀)》,讀後頗受鼓舞。均衡發展是基礎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本質要求。希望有更多的地區能像壽光市這樣堅持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希望《人民教育》和其他教育報刊能報道更多的促進和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典型。”之後,在《人民教育》第4、第5期又連續推出了壽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度報道和理論探討文章。

從王湛副部長的批示中我們更加深切感受到均衡發展的分量、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得到時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的大力支持,3月10日《人民教育》編輯部與山東省教育廳聯合在北京召開“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座談會”,讓均衡發展的理念在更大範圍傳播。4月2日至3日,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專題義務教育研討會,專門邀請壽光市介紹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做法;5月30日至31日,第三屆全國基礎教育論壇也將均衡發展作為論壇主題,特邀濰坊和壽光介紹經驗。

6月18日,《人民日報》刊髮長篇壽光教育均衡發展的調查報告,並配發編者按給予充分肯定; 10月25日,《半月談》雜誌以《讓陽光灑向每株幼苗——山東壽光市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紀實》為題,多角度、全方位予以呈現。黨報黨刊的參與,教育均衡已不再侷限於教育本身的意義。

領導的肯定、媒體的助推,教育均衡發展成為2002年的“熱詞”,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同,全國各地到濰坊、壽光“取經”的絡繹不絕。

為把壽光經驗在濰坊推開,讓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成為全市教育工作主旋律,在時任濰坊市委書記張傳林、市長張新起的支持下,堅持軟硬兼施,綜合推進:2002年建立起剛性的“督政”機制;2003年出臺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發展教育事業; 2004年在全國率先推行校長職級制,探索專家辦學機制; 2006年實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目標只有一個:辦公平普惠教育,讓濰坊的孩子都有一個精彩人生。

濰坊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始終得到了《人民教育》的關注。2006年6月,《人民教育》再次以特別報道形式推出了壽光教育均衡發展的新舉措、新進展、新經驗——《均衡發展再看壽光一山東省壽光市深化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紀實》。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6月29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正式頒佈,明確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均衡發展”寫入國家法律。義務教育也從“兩基達標”邁向“均衡發展”的新階段。

因工作原因,我於2006年10月離開濰坊,但是濰坊教育發展始終縈繞心間,備感欣慰的是10多年來“均衡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2013年12月,壽光市在山東省首批高標準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2014 年2月2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向社會公佈2013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情況並公佈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會上,壽光作為全國唯一的縣介紹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做法。

到2015年12月,作為全省17個市首批,濰坊12個縣市區全部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

前些日子,聽山東省教育廳的朋友說,濰坊中小學已經全部消除超大班額,大班額也將在年底全部成為歷史。壽光、昌邑、臨朐、青州、高密5個縣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省級驗收,數量在全省名列前茅。經歷了“黑屋子、土臺子”、複式教學、半日制、大班額、超大班額,這是個了不起的里程碑,濰坊幹得漂亮。

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回想起歷歷在目的人與事,對馬克思“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經典論述有了更加深刻體會;對在事業發展中所遇到的領導、朋友懷有更深的感恩與敬佩。有了眾人的支持,一點思想的火花會迅速成燎原之勢,改變發展的方式與進程。在智慧“眾籌”的時代,所經歷的倍加彌足珍貴。

感謝這個充滿激情與夢想的偉大時代!

作者:李希貴,系國家督學、北京十一學校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