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國畫:“不似”才能“似之”

題記:學畫不只要勤於畫,更要善於研究理解和思考,後者更為重要,只有深刻的理解了,方能正確的去實踐,也只有這樣路子才能走得正。鄧益民 西北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畫教授

一起學國畫:“不似”才能“似之”

敦煌壁畫選

從理論上講,最早提出“似與不似”觀點的當是蘇東坡的詩:“論畫以形似,見於兒童鄰。”可以看出他對中國畫“尚意而不拘泥於形似”的觀點。也就是說評價一幅畫的好壞,如果用自然形象去要求畫中之形象是非常幻稚的。品畫當如品評詩文一般,講究清新,自然含蓄的意境。之後有明代沈顥《畫麈》“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等不斷對“似與不似”觀念的深化,為現代齊白石先生總結自己與先輩的畫理經驗基礎上,提出的“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提供了思想支持。

一起學國畫:“不似”才能“似之”

石濤作品選

似與不似的真正含義,石濤在《苦瓜和尚話語錄》裡做了闡釋:石濤說他五十年前作畫未能從山川脫胎出來,畫山川就和某一實有的對象一樣,也就是“畫必似之”。後來,通過刻苦的探索,懂得這樣畫山川,是不能“貫山川之形神”的。於是,他畫山川就不拘泥於逼似某一實有的山川,而是首先“搜盡奇峰打草稿”,也就是觀察研究了許許多多的山川奇峰,作為創作的基礎。在這樣的生活基礎上,經過精心地醞釀、意匠,達到了“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就是許多生活中名山大川“我”的精神相遇而形跡融化,山川與“我”高度統一,從而能夠“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這樣,石濤筆下的山川就決不是生活中某一實有山川的簡單模寫,也不是機械地拼湊或增減,而是生活中山川的“異化”。

一起學國畫:“不似”才能“似之”

黃賓虹花鳥作品選

所以,它不但“不似”某一實有的山川, 也“不似”任何一個生活中的山川。但是,它又是從許多實有的山川脫胎而來,在根本上不違背生活的真實,同時,由於它是畫家對生活中山川的神髓加以突出、誇張和藝術概括的產物,所以它既“似”某一實有的山川,也“似”其它具有相近特徵的山川。可見,“不似”是為了更高的“似”,“不真實”是為了更真實。唯其“不似”,才能“似之”。只有不拘泥、不墨守某一具體對象的真實,才能有高度的藝術真實。

一起學國畫:“不似”才能“似之”

鄧益民 永樂宮壁畫臨摹示範作品,選自教育部組編全國通用《中國畫》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