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洛級常規動力柴電潛艇

1995年至2007年間,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12艘877EKM/636(北約代號:Kilo class)常規動力柴電潛艇(SSK)。獲得這些潛艇為PLA海軍提供了進入最新的潛艇消聲、聲納和武器技術的機會,其中一些據報已被納入國產039A型(Yuan級)。

基洛級由聖彼得堡魯賓中央海事設計局設計,主要用於反潛作戰(ASW)和反水面作戰(ASuW)任務,也能夠進行一般偵察、水雷鋪設和巡邏任務。俄羅斯海軍服役有三種改型:877計劃、877K計劃和877M計劃。877EKM項目是早期出口改型,功能有所減少。項目636是前者的後續發展,降低了噪音水平,提高了水下速度。

基洛級常規動力柴電潛艇

1994年,中國海軍從俄羅斯訂購了兩艘877EKM潛艇,並於1995年交付。1996年訂購了兩艘改進的636型基洛潛艇,使PLA海軍成為其第一個國際客戶。這些潛艇在1997年和1998年交付。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已經在浙江舟山的潛艇基地部署了全部四艘基洛潛艇。

2002年,中國海軍與俄羅斯國家武器出口機構Rosoboronoexport簽署了一項價值15億美元的協議,購買了另外8艘6.36億級潛艇。2002年5月,俄羅斯通訊社Itar-Tass證實,前兩艘潛艇的建造將於2003年第一季度在Severodvinsk船廠開始。其餘六艘船將在聖彼得堡的艾達特斯基耶·維爾菲造船廠(五艘)和下諾夫哥羅德的克拉斯諾耶·索摩沃造船廠(一艘)建造。這些潛艇從2005年開始交付,並在2007年完成。

在運營“基洛”(Kilo)潛艇的最初幾年裡,中國海軍據報道經歷了一些機械問題,原因是船員培訓不足,而且更多的是由於包括電池和發電機問題在內的物質問題。前兩艘877EKM項目的潛艇據說由於技術問題已經停止運作幾個月。隨著PLA海軍在操作潛艇上變得更加高效,這些問題隨後得到了解決。

購買額外的基洛(Kilo)潛艇,反映出中國海軍迫切需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水下部隊,以支持其對臺灣的軍事行動,並阻止美國海軍的任何干預。這也反映出中國本土造船業無法滿足海軍的要求,這迫使中國軍方的計劃制定者在別處尋找解決方案。

基洛級的特點是水滴形雙船體與t形尾舵和一個大軸。一對船首平面位於靠近船中部靠近船帆前面的上部船體。在32%的備用浮力下,潛艇由6個水密艙組成,由橫向艙壁隔開,在一個壓力雙層船體中,這增加了潛艇的生存能力,即使有一個艙和相鄰的壓載艙被淹沒。指揮、控制和火控系統位於主控制室,與其他隔間隔開。

基洛級常規動力柴電潛艇

為了減少潛艇的聲學特徵,浸水孔從潛艇前體移除,船體覆蓋橡膠消聲瓦以降低噪音水平。改進的636項目有更強大的柴油發電機,但有一個降低速度的主軸,這提供了一個實質性的減少潛艇的聲學特徵。

877EKM項目在浮出水面時排水量為2300噸,水下排水量為3950噸。項目636有一個稍微大一點位移的延伸船體。最大潛水深度為300米。水面速度為11節,水下速度為20節。船上共有52名人員,潛艇在海上的續航能力為45天。

基洛級常規動力柴電潛艇

潛艇的推進系統由兩個柴油發電機、一個主推進電機、一個燃油經濟性電機和一個驅動七葉定距螺旋槳的單軸組成。在淺水區、繫泊區和緊急情況下,還有兩個備用電機可供使用。在潛艇的第一和第三隔間裡安裝了兩個120單元的蓄電池。主機上裝有自動控制系統。

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頂部2枚,底部4枚),可攜帶18枚魚雷(發射管6枚,武器架12枚)或24枚水雷。在底部的兩個出站管可以發射測試- 71mke電視電尋的魚雷。兩個上管可以發射3M-54E反艦巡航導彈

基洛級常規動力柴電潛艇

測試- 71mke反潛魚雷,主動聲納導引帶電視制導,由操作員遙控手動切換到另一個目標或操縱在兩個軸;1820公斤總質量;205公斤的彈頭

53 - 65《反地面魚雷,尾流;2200公斤總質量;200公斤彈頭;40公里射程;深度可達500米

(稍後8個項目636Ms) Klub-S導彈複合體/ Novator 3M-54E Kalibr (SS-N-27 ' Sizzler ')反艦巡航導彈;主動雷達制導的慣性導航系統;最高220公里範圍;450公斤高爆彈頭

24顆水雷代替魚雷

地對空導彈(可能沒有安裝在PLA海軍服役的導彈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