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馬伯庸這個名字,總讓人有種錯覺:這是位已過天命之年的老先生吧。以至於當我問朋友對馬伯庸的印象時,她只回了我四個字“老不正經”。

在馬伯庸做客《圓桌派》時,60後的竇文濤燃起香,調侃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一直以為你跟我歲數差不多”。80後的馬伯庸回應“看了名字,都覺得老。一看真人,還挺年輕。

同桌的蔣方舟小聲回應“也沒有”,馬伯庸當場笑噴。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馬伯庸今年健身減肥了,效果如何,下文便知。圖片來自《圓桌派第三季》截圖

其實,馬伯庸是他的筆名,真名“馬力”的他,總是自嘲真名實在太土。但由於“馬伯庸”這個名號傳播太廣,他收到的不少稿費單都是寫著“馬伯庸”,他可沒少在微博吐槽這點。

2018年,對影視業來說,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一年。對馬伯庸來說,也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年,他的五部小說相繼被改編成影視劇。用他的話說,女兒出嫁了。

《三國機密》在上半年已經播出,頻頻登上熱搜。他最為出名的作品《古董局中局》最近也以網劇形式播出。主角“許願”的扮演者,正是他寫這個人物時腦子裡的那個模板——夏雨

看到成品,屏幕外的馬伯庸露出了老父親般的笑容。小兩口和和美美,老父親甚為欣慰。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古董局中局》劇照。圖片來自豆瓣


四年前,剛剛辭去工作,成為全職作家的馬伯庸內心多少還有點忐忑。萬一放縱自己了呢?萬一作息開始不規律,生活難以自律,無法堅持下去呢?

當晚,他在忐忑中睡去。當他第二天十點醒來,打開手機,看著以前的同事們已經在崗位上奮力掙扎,而自己還可以躺在床上曬著太陽,悠閒的虛度光陰時,他只剩下滿心的歡喜和得意。

“太尼瑪爽了!早該這麼幹了!虛度光陰好他媽開心啊!”

而當初讓他忐忑的種種,也並沒有在之後的日子裡發生。他依然保持著每天四千字左右的產出,但有了更多的空閒時間去閱讀,刷微博,打遊戲,看電視,陪孩子玩。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堅持健身大半年後的馬伯庸,竟然感覺有點酷似李健。圖片來自微博@馬伯庸

馬伯庸寫文,極重視儀式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找一個人來人往,嘈雜的環境。街邊的咖啡館,小茶館,甚至是朋友公司的工位,都是他的辦公地點。

每天早上八點多,馬伯庸隨著上班族們一起出門,匯進早高峰的人潮中。找個合心意的咖啡館,打開電腦文檔,開始敲擊鍵盤。中午留出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午睡時間。下午五點左右,又跟著第一波晚高峰迴到家裡。

扔下電腦後的時間,他會全身心拿來看電視,陪兒子“馬小煩”。即使當下靈感閃現,也不能促使他打開電腦。工作和休息,涇渭分明。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圖片來自微博@馬伯庸

他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小工作室,塞滿了自己從老家書店淘來的書,都是他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還有各種品牌遊戲機。等一切裝修妥當,他拉上窗簾,坐在沙發上盡情玩著遊戲。

不需要為房貸,車貸,工作焦心,也沒有孩子的打擾,那是他眼裡比神仙都快活的日子。


很多人知道“作家”馬伯庸,是從2012年的《古董局中局》開始。這是一部關於古董鑑定、收藏、造假、設局的百科全書式小說。懸疑加古董的另類組合,一下子就把這本書推為當年的暢銷書之一。

這部前後共計五本的小說,起始不過是馬伯庸偶然看到的一條新聞,也成就了書中最大的謎團。一個古董販子,因為把佛頭賣給了外國人而被槍斃,之後人們才發現外國人拿走的是個假佛頭。

短短几分鐘的新聞,馬伯庸卻在腦海中展開了一片宇宙。古董販子是個怎樣的人?他知不知道佛頭是假的?如果他知道又為什麼還要賣給外國人,要被槍斃了也不辯解?

這一通思量,《古董局中局》就此面世。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圖片來自豆瓣

由一個微小的點,展開一整片宇宙,是馬伯庸寫作的常態之一。竇文濤也曾當面誇他,想象力極其豐富。

即將播出的《長安十二時辰》,始於知乎上一個腦洞提問“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裡?”

馬伯庸噼裡啪啦打下2915個字,大唐長安城內一段傳奇故事,就此展開。

《四海鯨騎》的靈感則來得更為長遠。2009年竣工的南海一號博物館內藏有數艘沉寂於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貿海船,馬伯庸看過之後,腦袋裡又是一片翻騰。在天馬行空的想象中,給中國的大航海時代添上了奇幻的一筆。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圖片來自豆瓣

如此歎為觀止的想象力,離不開他從小到大,大量且類型龐雜的閱讀。

馬伯庸的父母都是高級工程師,但據說他的數學從沒及格過。他從小就隨著父母工作地點的變動頻繁轉學。沒有固定玩伴的他,在網絡小眾論壇裡結識了一大幫天南海北的筆友。音樂,電影,書籍,無所不聊。

父母對他的教育基本是散養狀態。家裡大量的藏書,他隨便翻,據他自己透露,可能小時候連《金瓶梅》都隨便拿來看。

馬伯庸是隨著網絡文學一起成長起來的。他在一次軟盤裡拷貝的書籍丟失一半後,開始自己嘗試續寫結局,反響不錯。那是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寫作這件事。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早年,大家的創作都以“同人文”為主。即在原作基礎上,把其中某個人物放到新作者想象的空間背景下,進行二次創作。馬伯庸早年的《銀河英雄傳說》,《從〈機器貓〉看階級鬥爭殘酷本質》等,都是這一類型的文字,他也是從這時開始在網絡上嶄露頭角。

從新西蘭留學歸來,馬伯庸進了一家外企工作,這一干就是十年。但寫作和上網這兩件事,都沒落下。

2005年,馬伯庸從自己最愛的三國出發,寫了一部三國北京的諜戰長篇小說《三國機密》。在真實史料的基礎上,挖掘歷史縫隙裡殘留的想象空間,然後插上合理又放飛的想象,雜糅起多種元素,成就了自己標誌性的文學類型“考據型懸疑文學”。

從《風起隴西》,《風雨》,及至後來的《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四海鯨騎》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小說《長安十二時辰》已經影視化,由雷佳音扮演主角“張小敬”。圖片來自網絡

他將這一創作過程稱為“戴著鐐銬起舞”。因為一切的基礎都必須建立在真實的歷史基礎上。從人物服飾,生活起居,到種種矛盾衝突的場景,所使用的武器,打鬥畫面……都需要儘可能還原。

最重要的是,這些想象中的創作絕對不能更改歷史。為此,馬伯庸被人們稱為“喜歡用CNKI蒐集素材的作家”。(注:CNKI為中國知網的縮寫。網站內有大量的中外學術文獻,學術論文、報紙、年鑑等資源)

2014年10月,馬伯庸和朋友發起活動“重走諸葛亮北伐之路”。這是他在三國裡最喜歡的一段。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圖片來自微博@馬伯庸


在搜索框裡輸入“馬伯庸”,聯想搜索裡有一條是“馬伯庸為什麼被稱為親王”?這其實出自多年前朋友們的惡搞。

當時,朋友們惡搞出一個後清帝國,馬伯庸本自封為皇帝,但所有人都不承認,後改稱“親王”。與之相伴的則是“祥瑞御免”的老梗。

據說與馬伯庸有接觸的人多會遇到黴運,但馬伯庸可以毫髮不損,因此人送綽號“祥瑞親王”。後來,朋友們提到他的名號,都要先說一句“祥瑞御免”以逃劫難。

但是,本是朋友們相互開玩笑的一個梗,由於網絡的大肆傳播和刷屏,甚至將其傳得神乎其神,給馬伯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

他在知乎發聲明:“在這兒刷祥瑞御免的,對不起,原來我只是一律刪除,現在起我一律拖黑,謝謝理解。”

還請大家當個陳年老梗看過就好,切勿當真。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伴隨馬伯庸多年的老梗還有一個是“隕石坑”。源於他曾寫過的一本小說,寫到結尾寫不下去了,乾脆天降隕石砸死了所有人。被譽為“隕石遁創始人”。

有人知乎提問“如果馬伯庸上知乎,你最想問他什麼問題?”

答:“你挖的那些大坑什麼時候填完?不準用隕石填坑。”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馬伯庸發佈了一條微博,熱評第一條就提到了“隕石梗”。來自微博@馬伯庸截圖

馬伯庸另一個知名標籤是“段子手”。親王出手,段子就像海浪一般向讀者湧來,出其不意,總能令屏幕那頭450萬的粉絲笑得險些從凳子上摔下來。

他網癮極重,得了腱鞘炎也不忍放下手中的手機。他會利用一切等車,候機的碎片時間在網上遨遊。由於出現在網上的頻率實在太高,有網友懟他,天天上網,哪有時間創作?馬伯庸也沒客氣,回了一句“那是你,我一邊玩一邊就寫了”。(詳見《正午訪談 | 馬伯庸:沒人說作家不能當網紅》)

他對兒子的教育,也奉行父母那一套——散養。不求重點學校第一名,也不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家裡的大書櫃放滿了各種類型的書籍,想看什麼,自個兒去翻,看不懂的,自行琢磨。

教兒子背唐詩,馬伯庸有自己的絕招。他和兒子馬小煩經常模仿聖鬥士戰鬥的場面相互過招。普通的“天馬流星拳”,被馬伯庸改成了“離離原上草”,而馬小煩要想贏他,只有對上“一歲一枯榮”才行。一來一回,一首詩背完。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圖片來自《圓桌派第三季》截圖

如果要用一個詞總結馬伯庸,那一定是——有趣

他也只願意寫有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不是為了迎合市場潮流,趕風似的創作一部當下火熱的古裝,宮鬥等題材的小說。對作品的影視改編,他也從不參與編劇的創作,因為他知道,寫作和編劇,這是兩碼事。

每次無所事事的時候,他就會給自己“加戲”。

在腦海裡佈置一個命題,然後展開想象。比如在沙漠裡撿到一噸金子怎麼辦?在地鐵裡猜測每個人下一步的行動是什麼?還曾YY了一段由《平凡的世界》裡“田曉霞沒死”引發的一段懵懂愛情的開場,當然,最終毫無結果。

探班《三國機密》劇組時,馬伯庸還跑去客串了一個家丁,本來還設計了別人吐槽他的臺詞,導演沒同意。據他說,就那個場景,大家前後NG了二十多次。脫下戲服,他就發誓再也不幹這事了,做不來。


“親王”馬伯庸:一個有趣的戲精


在戲中客串的馬伯庸。圖片皆來自網絡搜索,版權歸其所有。

四年前,有人在知乎提問“馬伯庸最好最有趣的作品是什麼?”他罕見的沒寫任何文字,只放了一張兒子的照片。

同樣在四年前,有人問“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有多重要?”馬伯庸回答,當你是以重要不重要來衡量有趣的話,那有趣也就無趣了…

然後,他就靠賣文和給人講故事為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