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你有沒有發覺2018年,不少新開業的民宿,餐廳和奶茶店都被染上了“ins病毒”。粉色的牆壁,火烈鳥塑像,還有深綠色樹葉的牆布,基本在每家“網紅店”都會出現。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搜索“超美的ins風”云云,人們能看到無數個雷同的店鋪。裝潢風格如出一轍,殿內陳設的東西也幾乎是一模一樣。總結下來無非就是插羽毛的玻璃花瓶,粉紅頑皮豹公仔,或是掛著彩燈的三角帆布帳篷。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尤其是奶茶店,味道還是和以前一樣難喝,但是價格卻告訴你,它早已不是當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更可怕的是,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十八線城市,每一個地方的奶茶店都試圖變“ins”。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細細想來,這不就是前些年國內古鎮集體抄襲麗江的翻版劇情嗎?只不過當年的大烤串,手鼓淘碟店和各種義烏小商品變成了今天的小彩燈和頑皮豹。說不準這就是因為古鎮遊式微,小商品製造廠們“集體轉型”。憑藉著ins風的流行,他們絕對在2018賺得盆滿缽滿。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沒有ins的ins

ins是一款名為“Instagram”的社交軟件,不過可惜的是,它並不能在大陸使用。也就是說,在一個不能使用ins的國家,一塊磚頭砸向人群卻說不定能砸暈好幾個ins風店鋪的老闆,那到底什麼是“ins風”?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關於風格,如果單以照片來理解就簡單多得多,我們只需要找一個明星為參照物。

飯拍風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雜誌風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視覺中國風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自拍風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僅以照片風格來看,在ins這款軟件大致能分成韓飯兒、日系、歐美3種。但每種風格實際上還能夠往下延展,例如歐美風再往下便有北歐小清新,歐美朋克甚至有別於日韓的甜美系等等,真的很難從具體的配調色風格或是承載物來說到底什麼是ins風。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於是多數使用這款軟件的人都更喜歡將ins風理解為一種個性的生活態度,放到國內就是類似八卦的微博黨,文藝的豆瓣黨,學霸扎堆的知乎黨這樣的分類,而ins所代表的群體,可以用喜歡儀式感來總結。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生活態度這個詞相當玄乎,尤其在裝潢過程中,無論怎麼打造,都能說這是他的生活態度。那它為什麼不能是微博風,不能是探探風,非要是ins風?恐怕最重要的就是誰也不知道ins風到底是什麼風,於是什麼風都可以是ins風。坦白說,這根本是耍流氓。

審美疲勞的“國產ins風”

從裝潢角度,不難發現似乎真的沒有什麼特定的承載物能夠代表ins風。可是偏偏在國內,就是有人強行整理出ins風固定的搭配道具。最尷尬的是,我們還不得不承認這真就是ins風,無奈之下人們乾脆叫它“國產ins風”。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如今,粉紅色玩偶和各種性冷淡,小清新的店面裝潢成為國產ins風的標誌性元素。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牆面一定要刷成粉紅色,不然粉藍粉綠也是可以的,總之一定要粉。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陳設一定要簡約,處處能拍照。乍一看,這似乎和宜家沒什麼區別,但是仔細想想,宜家的風格又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點綴物。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或許,宜家與國產ins風就差了一捧羽毛。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國產ins風就像是你在商店買了一幅臨摹“畫聖”吳道子的中國畫作品,等拿回家仔細一看,裡面有個人物酷似岳飛,再仔細看岳飛手拿ipad腳踩摩拜單車,再往上,畫的左上角下筆有力地題上了毛主席的名作《沁園春·雪》,而落款處還嚴謹地蓋上了乾隆皇帝的寶璽。

重點是,你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幅中國畫。這時候有沒有覺得,它和近幾年國際上改走“中國風”的奢侈品牌有著驚人的相似點。2018年,人們的生活被各種各樣的ins風席捲,難免出現審美疲勞。打造“網紅”確實能夠促進旅遊增加收入,可人人都要“網紅”,人人都要“ins”,那和日趨冷淡的古鎮遊又有什麼區別?

你的國產ins自拍真土,和大媽古鎮遊客照完全沒差別!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