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过西方情人节是为了"爱情"还是

西方情人节发展到今天,当然离不开商家的炒作和各种娱乐元素的介入,然而它的主题仍然十分鲜明,那就是“情”味基本没有淡。相比之下,西方情人节传到中国后,虽然形式上不乏浪漫与温馨,但是内容上却大大的商业化、娱乐化。

因此,可以说西方情人节传播到中国后已经逐渐演化成商业情人节、娱乐情人节。

一、商业情人节

每一年的情人节几乎都处在中国的春节和元宵节之间,响彻在中国上空的爆竹余音未了,商店里的商品也因此多了一分浪漫的色彩。各路商家为情人节所做的准备也花样叠出。玫瑰花与五颜六色的巧克力、浪漫温馨的情人套餐、超值优惠的“鸳鸯情侣手机”、情侣饰品、甚至内裤卷成的“玫瑰花”等极具特色的情人节商品时下风靡整个中国。

因此,每到“情人节”来临,各大商家为了这个赚钱的“节日”,搞尽脑汁,想出各种妙计来吸引年轻情侣们,好使男人使尽浑身解数,为自己的女朋友掏尽腰包,博取其国人过西方情人节是为了欢心。铺天盖地的广告,满街飘动的打折标语,把“情人节”炒的火红火热,让你想不过都不行,想不送礼都不成。

在中国,西方的国人过西方情人节是为了情人节过的最有收获的实际上不是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的年轻一代而是以赚钱为乐趣的商家。一朵朵高价玫瑰后面,一盒盒精美包装的巧克力后面,一张张情人节优惠卷后面,笑得最灿烂最明媚的都是商家的脸。鲜花店里,平时二、三元一朵的普通玫瑰花在这一天身价翻了数倍,最低每朵也要卖到十元左右。吃过浪漫的晚餐,不少娱乐业的商家也会推出不少活动。

二、娱乐情人节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个体不断被异化,情感逐渐淡漠。热衷于过情人节的人们其实就这几个群体:

第一、闲暇时间比较多的工作人员喜欢过情人节。因为他们本身就没多少事做,空闲时间充裕,情人节反而能把他们的神经刺激起来,使他们多了一个在“情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机会。

国人过西方情人节是为了

第二、花心款爷们喜欢过情人节。情人节一到他们便可以带着漂亮的情人再约上几个朋友带着“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聚餐、狂欢。

第三、年轻白领、金领们喜欢过情人节。因为情人节一到,展示他们时尚风采的机会就来了,他们可以在情人节浪漫的西方文化氛围中度过难忘的一天。

第四、商家们喜欢过情人节。因为情人节对他们来说就是赚钱的机会。

第五、第三者们喜欢过情人节。因为情人节一到,她们又有理由向他们的“摇钱树”索要礼物。真正的“有情人”是不在这个日子过的,他们或提前几天、或落后几天和真正的情人过,到了2月14日,他们会被老婆或老公看得死死的,哪儿也去不了。

国人过西方情人节是为了

第六、那些思想比较开放的都市中年夫妇也喜欢过情人节。因为他们也可以借助情人节“年轻一把、浪漫一把”。因为在他们看来,情人节给老公或老婆送上一捧玫瑰花、共进烛光晚餐是一种生活的情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第七,那些正处人生花季的年轻大学生钟情于西方情人节。他们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在情人节去绽放青春的活力、释放情感的冲动。他们可以一起去泡吧、K歌、聚餐、狂欢。

由于以上七类人群的青睐和追捧,西方情人节才得以在中国盛行。然而,这七类人群中的很多人人过情人节并不是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而是以情人节为契机放松、娱乐。他们过情人节的方式大都以娱乐的形式出现,他们或者去泡吧、K歌;或者去聚餐、购物;或者去逛公园、送礼物等。国人过西方情人节是为了

中国人过情人节,大部分人是从娱乐的目的出发的,他们主要是为了赶时髦、寻求刺激、满足欲望或者纯粹是为了找个理由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当然也不乏“崇洋媚外”的因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