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08將之立地太歲阮小二

《水滸傳》中的天劍星阮小二,綽號是立地太歲。關於阮氏三雄的綽號,金聖嘆在《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中這樣分析:"合兄弟三人諢名,可發一嘆。蓋太歲,生方也;閻羅,死王也;生死相續,中間又是短命,則安得有不著書自娛,以消永日也。"認為三人的綽號,首先是寓意人生苦短,生死無常,其次才是反映三人各自的性格。事實正是如此,稱阮小二為立地,就是指阮小二性格剛烈,既不容忍別人欺負他,也不準惡人橫行鄉里。而太歲,又名肉靈芝,太歲頭上動土,就會招來禍事。阮小二就是個實實在在的太歲,而且這個太歲是個站在地上的活人,是惹不起的有義氣的敢於為貧苦百姓打天下的英雄,是真正的受壓迫最嚴重的農民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勢必與朝廷進行反抗,勢必造反走上梁山的典型。

水滸傳108將之立地太歲阮小二

其一:阮小二個性剛烈。

"瞘兜臉兩眉豎起,略綽口四面連拳。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睛射幾萬道寒光。休言村裡一漁人,便是人間真太歲。"這段文字描寫的就是天劍星阮小二。阮小二是石碣村人,是個漁民,也曾經做過私商,所謂私商,現代就是走私,大概也是賣私鹽的。阮小二身為阮氏三雄的老大,一樣的武藝出眾,義氣當先,敢為兄弟赴湯蹈火。阮小二性格剛烈,長相兇惡,為人爽朗,因此是個剛烈的人見人怕的英雄好漢。阮小二最大的特長就是善於水戰,能夠利用地形引誘、埋伏,以少勝多。阮小二很擅長偵察,石碣村是梁山泊最鄰近的鄉村,阮小二在石碣村打魚,對梁山的地形和情況比較熟悉,因此是梁山好漢上梁山最好的引路人。阮小二對招安十分反感,只因為阮小二對黑暗宋朝官府十分不滿。也正是阮小二這樣有智慧且又敢於與橫行霸道的惡人爭個不休的個性,因此阮小二是惹不起的立地太歲是很恰當的。

其二:劫取生辰綱,阮小二是敢於赴湯蹈火的。

赤發鬼劉唐探聽到生辰綱信息,晁蓋與吳用合謀,為了劫取生辰綱,要拉阮氏三雄入夥。當吳用找到阮小二的時候,看他打扮,"頭戴一頂破頭巾,身穿一領舊衣服,赤著雙腳。"說明這個時候阮氏三雄已經窮得要命了。阮小七說:"哥哥正不知怎地,賭錢只是輸。卻不晦氣!若說哥哥不贏,我也輸得赤條條的。"這段文字看似是在埋怨賭錢賭輸了,其實是在怨恨官府的腐敗,逼得漁民窮困潦倒。鬧革命,靠的就是有膽識沒錢的流氓無產者,個性剛烈的阮小二才不怕官府的追捕,心中想得最多的就是反抗官府,搶掠些自己本該有的本錢,即便是打劫殺人,造反上梁山也無怨無悔。也正是阮小二這樣剛烈且不畏強暴的個性,因此,阮氏三雄毫無猶豫地參加七星聚義,和晁蓋、吳用等合成一股力量,在黃泥崗這樣熟悉的地形用蒙汗藥麻倒楊志,搶了生辰綱,風風火火轟轟烈烈地開始了農民起義的開始。所以說,窮到極端的阮小二誰都惹不起,就是官府他也敢造反對抗。

水滸傳108將之立地太歲阮小二

其三:蘆葦蕩消滅官軍,阮小二大智大勇。

阮氏三雄和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之後,濟州府派何濤到鄆城縣捉拿晁蓋等人,宋江冒險通報信息,朱仝私放晁蓋等人,眾好漢躲避到石碣村,官軍追到時,被阮小二兄弟在蘆葦蕩全部消滅乾淨。阮小二等人這才為逃避官府追究投奔梁山落草為寇。蘆葦蕩消滅官軍的故事,足見阮小二大智大勇,上了梁山之後,阮小二成為強悍的水軍頭領,是當之無愧的。在石碣村蘆葦蕩,何濤帶了五百人馬,晁蓋他們只有三四十人,卻把官軍打得落花流水,還活捉了何濤。這都因為阮小二是立地太歲,擅長水戰,善於埋伏並出其不意反擊,真的把何濤這樣狂傲的人物打得無處逃生,也足見阮小二的大智大勇誰都惹不起。上了梁山之後,阮小二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是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四位,劫江州法場,三打祝家莊,大敗高俅水軍等等,阮氏三雄是梁山泊開基定鼎元老,也是晁蓋心腹兄弟,因此每次梁山大征討活動都有參加。特別是高俅幾次攻打梁山,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頭,建立奇功偉業。

水滸傳108將之立地太歲阮小二

這就是阮氏三雄的老大阮小二,外貌十分兇惡,靠打漁為生,為人很講義氣,敢為兄弟赴湯蹈火,武藝出眾,善於水戰,不懼朝廷勢力,性格十分剛烈,不容許別人欺負他,也敢於反抗橫行霸道的惡人。已經窮困潦倒的阮小二勢必會走進農民起義的隊伍,也勢必會義不容辭地造反上梁山,因此在劫取生辰綱的時候,阮氏三雄乾得很出色。晁蓋等人為逃避官府追捕,避到石碣村,是阮小二兄弟大智大勇,以少勝多,把何濤打得落花流水,把官軍全部消滅。因此說,阮小二是立地太歲,是剛烈義士,是與腐敗朝廷勢不兩立的梁山好漢,是恰如其分的。阮小二這樣剛強的個性,也代表了農民起義中受壓迫最嚴重的最基層的農民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