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網貸行業“175號文”和“1號文”分別透露了怎樣的信號?

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在P2P網貸行業備案進程的關鍵節點,《關於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175號文)裡的寥寥數字,驚起網貸行業的哀鴻一片。

從積極督促平臺整改,到將平臺分類並針對處理,監管的變化有點快。有悲觀者認為,這是對網貸行業的“最後通牒”。

但仔細翻看“175號文”,我們可以發現,“能退盡退,應關盡關”的前提是“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運營機構外”。

互金守望者認為,“175號文”不是網貸行業的最後通牒,而應該是監管出手繼續擠壓行業風險幫助行業出清的應對措施。

劃重點!網貸行業“175號文”和“1號文”分別透露了怎樣的信號?

針對不同平臺的分類此前互金守望者已經寫過,這裡不做贅述,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175號文”的最後兩點要求上。

①名單制管理。既然是名單,那自然有門檻。“175號文”裡明文確定,已經“鎖定為網安中心數據報送管理系統中錄入的機構”,未正常報送、未錄入系統的網貸平臺,將按照非法集資處理。

②集中信息披露工作要求。各省網貸整治辦確定“集中信息披露名單”後,網貸平臺要在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服務平臺或是當地已建成的平臺進行集中信息披露,完成時間截點為2019年3月底以前。

這兩點都較好理解,網貸平臺的經營模式超越地域,僅靠地方監管很難完全管控,需要跨區域監管,自然要為各個網貸平臺做一個“身份證”;而合規必備的信息披露,即是對平臺的合規性、透明性提出挑戰,也是為了保護出借人利益,進一步擠壓風險較大平臺的生存空間。

從“175號文”中可以看出,信息披露和數據報送工作將是網貸平臺後續整改工作的重心。而近日流傳的《關於進一步做實P2P網絡借貸合規檢查及後續工作的通知》(下稱“1號文”)也對此做出進一步補註。

劃重點!網貸行業“175號文”和“1號文”分別透露了怎樣的信號?

據多家媒體報道,“1號文”的核心要求就是加強全國P2P平臺的數據接入和信息披露。對比起“175號文”未提備案,“1號文”以合規檢查為名,透露出的“最新備案動態”讓風聲鶴唳的網貸行業稍作安穩,讓合規運營的平臺重拾砥礪前行的信心。互金守望者認為,“175號文”並非通牒,而是備案大考前的戰鼓。

目前大部分地區的合規檢查工作尚未完成,多地仍處於行政核查階段,合規檢查工作應該是延期無誤了,如北京官方已經發聲,北京地區合規檢查將在3月底完成。

以合規檢查工作進展較快的浙江地區為例,即使已經有部分平臺完成合規檢查工作的浙江,也尚未完全進入收尾階段的消息。

此外,網傳“175號文”較大規模機構分界線為“網貸餘額10億以上”,互金守望者手工不完全統計了浙江地區符合條件的平臺,共計微貸網、51人品、銅掌櫃、泰然金融、瑪瑙灣等共計12家。其中,微貸網和瑪瑙灣已明確完成合規三查。

此前,“杭9條”明確要求“三降”,“1號文”對此又提出重申,互金守望者判斷下一步這些已經完成合規檢查或是正在接受合規檢查的平臺,整改重心會落在信息披露與數據接入上。

劃重點!網貸行業“175號文”和“1號文”分別透露了怎樣的信號?

如今,網貸平臺再次站在了抉擇路口前,對於有相當數量、基礎較差、無法可持續發展的小平臺和風險較大的問題平臺來說,“175號文”與“1號文”無疑是壓彎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對於恪守合規要求、又具有一定體量的平臺,或許下一步就是海闊天空。

目前尚存的1000多家平臺,餘下者幾何?有人說不足50家,有人說能存200家,答案未公示前,誰也無法知曉。

2019年,網貸行業究竟何去何從,靜候佳音。

(本文由【五道槓大隊長】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