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老舍墓地:含冤投身于太平湖自尽,墓碑上12个字令人动容

《骆驼祥子》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尤其北京人对老舍先生当是更加熟悉,老舍先生的作品无一不是浓浓的京韵。除去《骆驼祥子》,《茶馆》同样也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老舍先生的一生有着无数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因此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这称号“落户”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头一遭,足以见得老舍的影响力。

实拍老舍墓地:含冤投身于太平湖自尽,墓碑上12个字令人动容

老舍只是笔名,其真名叫做舒庆春,一生创作既有现代小说,还有着戏剧,所以老舍先生可不只是我们以为的文学家,还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老舍先生在1921年发布第一篇作品,后来到了1936年《骆驼祥子》开始连载,后来老舍先生不出众人意料的当选为全国文联的主席,直到1966年,十年大动荡开始,老舍先生也没有幸免于难,最终被逼得自尽,含冤投身于太平湖之内。

实拍老舍墓地:含冤投身于太平湖自尽,墓碑上12个字令人动容

直到22年后,大动荡时期结束了,老舍先生才被平反,但骨灰却没有留存下来,这不失为一个遗憾。在八宝山的骨灰堂,那只骨灰盒内装的只有老舍先生生前用过的钢笔、毛笔,伴随着老舍先生一辈子的一副眼镜,还有一包茉莉花茶。若是老舍先生还健在,那么是否还有这一幕:带着眼睛的老舍先生坐在桌前,阳光照着桌前的书本,老舍先生拿着毛笔在氤氲着茉莉花香的房间里奋笔疾书,书写着一本又一本的文学经典。

实拍老舍墓地:含冤投身于太平湖自尽,墓碑上12个字令人动容

在老舍的悼念会上,亲人们将一片片菊花撒入骨灰盒中,这是先生最喜欢的花,就像他的为人一般:礼貌、干爽、温和。后来在先生39周年忌日的前一晚,舒乙将先生生前在孔庙遭毒打后留下的血衣残片放入了这骨灰盒,之后就被放入了墓地中,在苍松翠柏下与妻子胡絜青同眠而居。

实拍老舍墓地:含冤投身于太平湖自尽,墓碑上12个字令人动容

这墓地是儿子舒乙亲自设计的,一尊老舍先生的铜像浮雕于墓地一角,两侧的矮墙和碑都为汉白玉砌筑,象征着先生一生无污点洁白如玉。碑上有着大朵大朵的菊花造型的浮雕,这就是先生的写照:容宽机敏合群之中带着一些些独立狷介,而这香味会用远的沁人心脾永存于胸。

实拍老舍墓地:含冤投身于太平湖自尽,墓碑上12个字令人动容

在墓碑上刻着12个字,关于12个字的来历,还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老舍生前在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得到众多人的一致看好,于是就以最高票当选了协会理事,后来要宣布《入会誓词》,老舍先生是这么说的:“我是文艺界的一名小卒,夜夜操劳在书桌小凳间,笔就是我的钢枪,热血要洒在纸上。唯一能够自傲的是我的勤劳;小卒虽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所能奉献的一切,我都做到了,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当我临死入葬的时候,希望能有人蹭我一块碑,写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儿子舒乙完成了老舍的愿望,将这块碑上刻下了“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12个字,看完之后不免动容,老舍先生太难了!

实拍老舍墓地:含冤投身于太平湖自尽,墓碑上12个字令人动容

儿子设计的墓碑很独特,可以看到老舍先生的浮雕像一块石头一样,周边是一圈一圈的纹路,好像石入湖中泛起的一圈圈涟漪,是的,这是老舍先生的写照,投身于太平湖,引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澜。而老舍先生死后,这波澜愈演愈烈越发的绵延不断,生命,永远是不停息的,哪怕人已经死了,但灵魂永在!你们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