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夜遊?家長該怎麼辦?

最近鄰居小敏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晚上11點多還在客廳熬夜工作的小敏,發現兒子從臥室走出來,走進衛生間,狀態迷迷糊糊,步伐跌跌撞撞的,從她身邊走過沒說一句話,彷彿她是空氣。她以為兒子要小便,走過去一看,兒子站在漆黑的衛生間裡,面對妝臺一動不動,她剛想開口,兒子拿了一條毛巾,一聲不吭的回到床上繼續睡覺了。到第二天她問及昨晚的事,孩子竟一點都沒印象。但在後來每次兒子夜遊之後,第二天都無精打采,老師也反映孩子上課時恍恍惚惚,不認真聽講。小敏很擔心,決定帶孩子去看醫生。

孩子為什麼會夜遊?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夜遊症的原因可謂眾說紛紜,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心理因素,比如學習壓力大,某些事件帶來的焦慮不安和恐懼情緒,或睡前聽了一些令人緊張,興奮,恐懼的故事,或親人去世,以及和家長有隔閡等都會引發孩子夜遊症。2:睡眠過深,如孩子日常生活規律紊亂,白天過度勞累,連續熬夜引起睡眠不足,或睡前服用能讓孩子睏倦的藥物等,由於夜遊症常發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所以一些會使睡眠加深的因素都可誘發孩子夜遊。3:發育因素,夜遊症多發於兒童,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停止,這表明夜遊症可能與孩子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大腦皮層抑制功能發育遲緩有一定關聯。4:遺傳因素。

孩子為什麼會夜遊?家長該怎麼辦?

那麼,如果孩子夜遊,我們該怎麼辦呢?家長不必過於驚恐,絕大多數隨著年齡的增長,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的成熟會自愈,即使情節嚴重也不會有器質性疾病,據調查夜遊症起始於5-6歲,約每週發作一次的孩子,大多在少年期後就不再發生。起始晚於8-15歲,約每週發生3次以上的孩子,大多不易自愈,病情會進一步延續到成年。夜遊症對孩子的健康並沒有不利影響,只要發作不太頻繁,一般無須服藥,但要注意一些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夜遊?家長該怎麼辦?

1:要給孩子創造輕鬆的生活環境,避免不良的心理刺激,對於孩子近期或白天遇到的心理壓力,家長要及時疏導,讓孩子能夠‘無憂無慮’地去上床睡覺。2:孩子的作息要有規律,睡前不要吃太飽,以免太興奮,應該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加之身體鍛鍊,使其睡眠調整到最佳狀態。3:要保證孩子的安全,孩子正在夜遊狀態時,一般不主張喚醒他,更不要大聲呵斥或阻止,以免出現過分的反應。建議家長這時最好是輕輕走近孩子,牽著他的手回到床邊,然後輕輕扶他躺下,順其自然讓他繼續睡覺。

孩子為什麼會夜遊?家長該怎麼辦?

感謝您的閱讀!謝謝您的點贊和轉發!關注我將可獲得更多育兒資訊!點擊以下鏈接可以閱讀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