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麗熱巴:真正優秀的女孩,都自帶這種屬性……

沒有一夜成名,只有足夠努力

見到熱巴的第一印象,與她“胖迪”的稱號有些不同,白T恤加短褲,顯得有些清瘦。面對面,你會發現她的眼睛特別乾淨。

在《克拉戀人》中,時而冷酷,時而逗比,又可以為了朋友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大明星高雯,被熱巴詮釋的極其生動,《克拉戀人》也是大多數人開始熟知熱巴的一部劇。


迪麗熱巴:真正優秀的女孩,都自帶這種屬性……

隨著這部劇的熱播,讓她“中二精分的女明星”性格備受觀眾喜愛的同時,微博一夜之間也大增幾百萬粉絲。

熱巴笑著說:“我當時覺得是不是假的,然後又有點害怕,我也不知道在怕什麼,因為我不覺得大家會接受這樣的角色。”

與其說熱巴塑造了“高雯”,不如說“高雯”找到了熱巴。

1


《克拉戀人》開拍之前,迪麗熱巴還是個實打實的新人,她經過三四次面試才拿到這個角色,但是心裡知道,一旦演不好隨時可能被替換掉。

但是那個時候的熱巴與高雯這個角色有很大反差,她話不是特別多,甚至稍微有點兒內向,更不會像高雯那種有一種驕傲又大大咧咧的感覺。

新人熱巴想得非常簡單,“按照在學校裡學的,寫一個人物小傳,然後按照劇本去演。那時候覺得只要好好演,努力去把這個人物詮釋好就好了。”

真的開始進入角色才發現,這是遠遠不夠的。“陳導說不要完全按照劇本的感覺,因為它是死的,而且可能有那麼一兩個編劇去寫這個本子,你對那個角色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她會去幹什麼,她有什麼習慣性的動作。”


迪麗熱巴:真正優秀的女孩,都自帶這種屬性……

為了抓住人物的感覺,熱巴幾乎每天都在跟自己較勁,“怎麼拿捏那個度?我每天收工回去都覺得自己演得不好。”

終於在一遍又一遍的自我折磨之後,她開始抓住了“即興”二字的力量,“其實《克拉戀人》裡面後來有好多都是即興的,我想要這個角色有一些什麼樣的感覺,一些好玩的東西,就讓我們這麼演下去,說不定會比硬來的一些表演更有一些火花。”

於是,頂著一張女神臉的熱巴完美詮釋出了“女神經”明星的角色。

每個演員都會經歷角色的成長與自我的成熟,當高雯呈現到觀眾眼前時,熱巴覺得:“其實不是鬆了一口氣,而是提了一口氣。”

在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後,收穫大於輸出,也慶幸自己能夠堅持下來,“很感謝高雯這個角色讓更多的人認識我。”

其實不只是演員本身能夠影響自己所塑造的角色,同樣的,角色也能影響演員自己。

隨著高雯那種大大咧咧性格的影響,熱巴開始慢慢地放開自己去聊天,或者說變得外向。

2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熱巴來說是個“意外”。

熱巴的爸爸是美聲歌唱演員,一歲多的熱巴有一回被媽媽帶到照相館拍照,媽媽問她“你將來想要做什麼?”小熱巴一隻手舉得高高的,一隻手像美聲歌唱家一樣放在丹田,說自己要當歌唱家。

後來雖然沒有學聲樂,卻也一直是往鋼琴、舞蹈的方向發展,直到去考上海戲劇學院,當時報考音樂方向的熱巴揹包裡揣著五線譜陪著朋友去考表演專業。

“我想在外面等,因為中午約好一起吃飯,在外面等也得等,然後就一起進去考試,然後就考上了。”

直到二試三試結束,爸媽都不知道她考了表演系。

說起自己的大學時代,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上表演課的時候,“很緊張,不太敢看人的眼睛,那會兒性格比拍高雯之前的性格更要內向一點。”

但表演卻是要心無雜念地去看對方的眼睛,老師讓男生女生站在一起對視,“然後我完全做不到,而且要面無表情的去看對方,我控制不住地想笑。”

老師讓大家停下來,說讓熱巴一個人在上面站著。

我當時在想我怎麼辦,全班挺多學生的,我一個人站在教室中間,然後老師說“熱巴你就這樣看著大家,你必須要面對過來,自己想一個辦法,掐自己也好或者怎麼樣”。

迪麗熱巴:真正優秀的女孩,都自帶這種屬性……

也正是因為第一節課做了這個實驗,以後的時間再要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她說:“只要記得真誠的看對方眼睛就可以了。”

那會兒機緣巧合進表演班,還達不到熱愛的程度,也沒有什麼概念。

“沒學過之前覺得挺簡單的,就只要站在攝像機前直接說出臺詞就好了,但後來包括在社會上的實踐,在學校的學習,就覺得真的深不可測,真的挺難的。”

最開始,是無實物表演。

擰開罐子、翻書、擠牙膏、刷牙,全是一些特別基礎的東西,但很新奇,很多東西需要靠想象,慢慢地,她開始喜歡上了表演。

“為什麼演員要觀察生活?”

“觀察人物生活就是為了正確使用表演技巧。”

熱巴把演員的大腦記憶比作電腦優盤,“就是把生活中所有看到的東西全部存入腦袋裡的優盤。”

迪麗熱巴:真正優秀的女孩,都自帶這種屬性……

“當某一天你恰好要演某一個角色的時候,你就可以把這些記憶抽出來,然後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全都抽取出來,加工再提煉,再根據劇本去修改,這樣才能呈現出一個完整的人物。”

3


談起自己的第一部戲《阿娜爾罕》,這部戲在新疆的範圍要比內陸傳播廣,父母身邊的朋友、親戚會跟熱巴父母聊,“你女兒演得那個戲我們看了”。

最開始一個小範圍被關注,初涉表演的熱巴覺得當時的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 “可能這一輩子,有這麼一部作品大家都看過,並且記住這個角色,我覺得就夠了。”

其實,接到“阿娜爾罕”這個角色是偶然,在選定迪麗熱巴之前,這部戲的導演找了很多在學表演的新疆學生,也找了中戲的一些學生,包括舞蹈演員,但都沒有找到特別閤眼緣的人。

偶然一次去吃飯,熱巴的父親恰好也在那個飯桌上,“不知道誰給他打了一個電話,爸爸手機屏幕是我的照片,然後導演就問這是誰,我爸說,這是我女兒。”

導演說:“不行,我得見見,我最近在準備一部戲。”

當時熱巴還在上大一,課程多時間緊,學校不讓請假,熱巴的父親拒絕了。後來導演一再堅持,才促成了這次面試。

新疆普遍家裡都有兩三個孩子,而熱巴是獨生女,再加上拍攝場地在吐魯番,夏季火焰山的溫度可以讓雞蛋蒸熟,並且,演員們要光著腳。

迪麗熱巴:真正優秀的女孩,都自帶這種屬性……

似乎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劇組中的老演員們覺得她是被寵著長大的,肯定吃不了苦。

與老演員們擔心的有所不同,“我從頭到尾特別的有勁,一直覺得好奇、好玩,沒有覺得累的時候,特別有精神,特別有勁,能夠往前衝,往前拼的那種。”

“這種元氣滿滿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新疆日照長,吸收的太陽可能比較多。”穿著白T恤的女孩兒笑靨燦然。

熱巴無疑是幸運的,但光靠幸運是不夠的,只有足夠努力時,人們才能抓住幸運的降臨。憑著自己那股勁兒,她才能成長為現在的演員迪麗熱巴。

4


熱巴是個好奇心極強的人,而演員這個職業對她而言是充滿了魅力的,讓她能穿梭在不同的故事裡,體驗不同的人生。

最近一次被電影感動得流淚是在飛機上,故事講的是一個老演員的故事,當看到老演員對著鏡子畫上口紅默默回想自己年輕時演過的歌舞片時,她被深深打動。

“我覺得也想給自己留下一個的能夠在老了的時候去回憶的東西,留下一些很多人看,覺得是經典的電影電視劇,不會只是當下一種快速消費的商品。還需要很多努力,但這是我的一個夢想。”

一路走來,最想要留住的,就是那顆保持對一切事物感到新鮮感的心,還有不被世事浸染的純淨眼神。

“你的心是什麼樣,眼睛就能透露出來,心是純淨的,那透露出來的眼神也是純淨的。”微微笑著聊天的熱巴眼裡總閃著光。

成長到一定的年紀,經歷過很多事情,人的眼神會透露出一種滄桑感,變成一雙有故事的眼睛,但她還是希望看待世界的眼光純淨如孩童。

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創作的源泉,只有充分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去體會、去感悟,才能創作出好的藝術表演作品。

她也希望自己的粉絲們能夠勇敢做自己,不要把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僅限於網絡,用自己真切的眼神去看世界。

熱巴告訴我們,父親每次跟她聊天,不管聊的什麼,最後一定會落到人生格言上,他總是會默默告誡她“低調行事,謹慎謙虛”。


迪麗熱巴:真正優秀的女孩,都自帶這種屬性……

迪麗熱巴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許鞍華導演的《明月幾時有》,影片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1941年末,日軍侵佔香港,瘋狂搶掠,搜捕滯留在香港的中國文化人士……

一群地道的香港小人物,為保衛香港與兇殘的日軍抗爭,奉獻出青春和生命的平凡人,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抗爭故事。

每個小人物都是大時代潮流裡的一份子,他們可以隨波逐流,可以逆流而上,也正是這些小人物,堅信著明月的破雲,會守望著勝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